编辑同志:
我是一位订阅贵报已经10多年的忠实读者,今有一个技术难题想来请教。我种了20多亩早熟蜜桔,现已到了盛产期,但每年一到桔子成熟时,都受到夜蛾侵害,去年因此减产一半。请问有什么方法能防治夜蛾危害?
嵊州市长乐镇农民读者 刘全顺
收到读者来信的第二天,记者联系了当地两位水果专家赶到刘全顺的果园。还没进果园,刘全顺就拉着记者的手诉起了苦:“去年按正常情况柑桔产量可以在5000公斤以上,但实际只收获了2500公斤左右,将近一半柑桔掉到了地上,那个心疼啊!”据他介绍,在每年柑桔成熟季节,一到晚上附近山上会飞来大量夜蛾,被叮过的桔子外皮马上会破损,过几天就从树上掉了下来。
为了找到防治夜蛾的方法,刘全顺四处询问,许多方法都试过了,但收效甚微。眼看着马上又要到成熟期了,刘全顺心里非常着急:“今年农药和化肥都涨价了,每亩地不计人工成本,光在农资上的花费就要300多元,如果今年的收成和去年一样,那肯定是要亏本了。”
记者在村里转了一圈,发现和刘全顺同样碰到夜蛾侵害的果农还有不少。村民们说,为了减少损失,他们有时会在晚上拿着工具到果园去扑杀夜蛾,但要每天不间断地坚持,实在有点吃不消。也有村民提出给果树套袋,但每个袋子0.15元的成本也让他们难以承受。
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沃基村是传统柑桔主产区,村民种植的柑桔数量较多。对于村民们反映的夜蛾侵害问题,村里也非常头疼,但有效办法确实不多。“真没想到这么热的天,你们会到我的果园里来,真是太高兴了。”刘全顺怎么也没有想到,报社在收到他信的第二天就派记者带着专家来帮他解决问题,他紧锁的眉头松开了。
经过一番仔细察看,嵊州市林业局水果科科长吕录营和长乐镇农办主任石绍均与刘全顺坐下来商讨解决办法。石绍均提出可以用灯光诱杀法来扑捉夜蛾,但由于刘全顺的果园内没有电线,另外拉一条电线又不太实际,因此这个方案马上被否决了。吕录营说,刘全顺的果园正好在山脚下,离夜蛾的繁殖地距离较近,要想彻底防治夜蛾有一定难度,可以用一些农药试试看,比如用“灭扫利”(甲氰菊酯)配1500倍水,或用“百树得”(氟氯氰菊酯)配2000倍水,喷洒在果树周围,达到驱除夜蛾的效果。
烈日炎炎,果园中特别闷热,但专家讲得认真,刘全顺听得仔细,还拿出笔记录下要点,直到他全部听懂了,大家才离开果园。刘全顺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热情地邀请大家等桔子成熟后一起来品尝。
见习记者 陈卫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