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大星村生猪养殖户李国平有空就会到猪舍看看即将生产的母猪。转变养殖方式、实行自繁自育后,面对即将迎来的第一批猪仔,李国平显得有些兴奋,“多年来一直为小猪价格牵肠挂肚,以后不用为小猪价格上涨而担心了。”
对养了十多年生猪的李国平来说,过去一年的生猪市场不太平静。先是毛猪价格不断上扬,收购价最高时一头100公斤的出栏生猪能赚七八百元,养了这么多年生猪的他从来没遇到过这样高的利润。然而,从今年4月初开始,毛猪价格一下子从每公斤17元降到了14元,同时饲料、人工价格上涨,小猪价格也起伏不断,致使养殖户利润大幅缩水,甚至出现亏损。
李国平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如今小猪每公斤 15.6元,买来时50公斤就要780元,一头生猪从小猪到出栏起码需要6包饲料,饲料费用要720多元,而毛猪这两天每公斤收购价为14.4元,一头100公斤的出栏生猪也就是1440元,这样算下来,人工、运输、小猪夭折等都不算,就已经亏了60多元。
“现在养猪亏本主要是因为饲料价格和小猪价格偏高。”李国平说,去年小猪价格最低时每公斤9.6元,最高时达26元,极不稳定,风险很大,而实行自繁自育养殖,小猪价格起伏的风险就不存在了。所以,今年他改变了从外地买小猪的养殖方式,买了51头母猪开始走上自繁自育的养殖道路。
据凤桥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张水明介绍,由于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周期更长、技术要求高,以前主要是在一些规模养殖场使用,不过自繁自育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疫病防治率,所以,如今当地许多散户也加入到了自繁自育的行列,像李国平一样的农户今年在凤桥镇有很多。
(俞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