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人物写真

高长虹:开发乡村旅游业的两大秘诀

  通讯员 俞东明
他,2000年开始涉足旅游业,仅用6年时间,先后将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鸬鸟镇的双溪漂流和山沟沟景区,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去年,双溪漂流、山沟沟景区分别接待中外游客80多万和30多万人次,门票总收入达三千万元,并带动当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他就是高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长虹。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高长虹深知好山好水是吸引游客的本钱,也是最好的广告。所以他在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上用足了劲道。
  双溪漂流开发之初,溪内村民放养的鸭子超过30万只,漂浮的污秽物随处可见,电网捕鱼也屡禁不止,那时的双溪是一条臭熏熏的“脏溪”。高长虹接手后,立即花巨资清理河道,修筑堰坝;同时,依靠政府支持,引导农民调整了当地的产业结构。
  如今,在两岸绵长、茂密、青翠的淡竹林中间,是玉带似的双溪,清波荡漾,游鱼欢畅,满载游客的竹筏络绎不绝……
  双溪漂流的工作人员说,高长虹在领导大家建设景区时,总是以“绿色环保”为准则。公司投资百万元新建成的绿色停车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占地二三十亩的开阔地上,种植了一排排纵横交错的高大树木,一辆辆汽车钻进去,正好泊在清凉的树荫里。
  同样,山沟沟的开发也贯穿了和谐开发的理念。
  原先,山沟沟并没有被人珍惜,乱砍乱挖滥捕现象严重,溪沟里珍稀的鳗鱼、石斑鱼,几乎被捕捞绝迹。
  经过高长虹的开发,昔日的砍挖者、狩猎者、捕捞者大多成了保护这片好山好水的工作者。于是,森林重现苍翠,黑麂、野兔、獾猪、猫头鹰等野生动物重回故里,清澈的溪水里,又可看见石斑鱼那敏捷的身影了……

  旅游事业,是服务人的事业。只有为游客提供最好的服务,才有可能赢得游客的心,吸引更多的游客,企业也才能健康发展。为此,高长虹将提升景区人的文明素养当作自己事业成功的保障。
  高长虹知道,自己公司里的绝大多数员工,原本就是地道的农民,为了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旅游工作者,他请省城的专家教授来公司讲课,选派干部员工到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接受专门培训,组织全体员工外出参观学习……为此,他每年要花费六七十万元的培训费。
  高长虹引导公司员工牢牢树立“游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要求每个员工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此,他还专门设立“委屈奖”,用以安抚受到伤害的员工。
  有一晚,双溪夜漂下来的一批游客到老罗工作的卡拉OK厅娱乐,其中一个酒喝多了的杭州游客提出要唱歌,老罗要他等一会,因为其他游客已在他之前点好了歌。没想到,那位游客一把夺过话筒,在老罗头上猛地敲了一下子……受到侮辱的老罗只是让保安把闹事的游客拉开,连粗重的话都没说一句。事后,那位游客专门打来电话道歉。老罗也因此得到了公司的“委屈奖”。
  除了培训自己公司的员工,高长虹也同样重视在景区从事服务工作的非本公司员工的教育培训。
  为了让从未涉足旅店和餐饮业的山里人能为旅客提供文明、卫生、安全、舒适的服务,公司专门从城里请来相关专业的老师,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业务培训。随着村里的旅店和饭馆越开越多,以高长虹为首的山沟沟开发者又因势利导,成立“山沟沟农家乐协会”,让所有旅店、饭馆的经营者都成为协会的会员。接着按文明、有序经营、竞争的原则,由会员们民主制订行业规范。从此,旅店、饭馆的经营者们有了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规章制度。
  因为从事景区服务的人员素质提高了,他们给游客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也就更好了。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关系和谐了、亲近了,景区的吸引力也更大了。
  双溪漂流和山沟沟乡村旅游的成功开发,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据估算,由双溪漂流和山沟沟乡村旅游带动的旅游服务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经济总量,每年有上亿元,当地的一大批农民,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