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来到常山县白石镇江家坝村村民何爱仙的生态养殖园内,但见一片绿油油的板栗林内,几千羽“土鸡”正在林中悠闲觅食,鸡欢林茂,一幅养眼的生态美景跃然眼前。
身残志坚的农村妇女何爱仙和丈夫一起起早贪黑,在门前山坡上建起了50多亩板栗基地,他们精心管理,但板栗基地的经济效益时好时坏。2007年,何爱仙的儿子甘学军参加了常山县组织的特色土鸡养殖技术培训班,萌生了在板栗园内搞特色土鸡养殖的想法。同年6月,何爱仙一家多方筹资10多万元,在板栗园内盖起鸡舍,购进3000多羽土鸡,搞起了特色养殖。
“去年,一只土鸡能净赚 7-8块钱,3000多只鸡挣了2万多块钱!再加上50亩板栗产值,一年挣6-7万块钱不成问题。”何爱仙说。
现在,何爱仙还开始向乡亲们“推介”她的生态养殖模式,并联合其他十几户小养殖户,成立了常山县农家香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养鸡户共同发展“鸡—虫—板栗”、“鸡—虫—胡柚(柑桔)”、“鸡—虫—油茶”等多种模式的生态养殖,走上了一条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养殖之路。(王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