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农民工也是市民”令人欣慰

  农民工群体如今越来越多地被看成是城市不可或缺的“新市民”。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就明确表示,那些在北京的外来农民工也是北京的市民,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是这座城市活力的一部分。
  如果说农民工还是一种产业划分上的称谓,那么市民的称谓就纯粹是一种身份上的认同。农民工不止是工人,他们还是市民,这就摒弃了城乡二元思维的传统身份界定,打破了以地域区分身份的固有模式,赋予了两亿多农民工以新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
  称谓之变,折射的是观念之变。与农民工到市民这一称谓上的变化相比,人们在观念上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转变无疑影响更大。
  当然,农民工最终能否与市民平等,能否享受市民待遇,还需要将这种观念上的转变落实到具体的制度保障上。当前的新市民,或持居住证的居民,与户籍人口的福利还有差距,还需要我们以制度化的办法来解决,政府有责任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从盲流到农民工,我们走了30多年。从农民工到市民,但愿不用太长久。(摘自《郑州日报》2008年08月05日 李龙/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