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竹荪采收的季节,笔者近日在武义县王宅镇岩宅村竹荪种植基地看到,小小的竹荪像一个个亭亭玉立少女,羞涩地站在绿化苗木地上。武义兴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高文兴正忙着指导村民采摘、整理,然后将竹荪送往烤房烘制。
高文兴说:“种植竹荪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潮湿和阴凉,在绿化苗木基地里种植竹荪,既利用树木为竹荪遮阳,栽培竹荪的废料又可以肥田,促进绿化苗木生长;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顺应市场,发展大苗木。”
今年4月初,在武义县科技局食用菌专家的指导下,高文兴用竹屑和砻糠作基料,在10多亩花卉苗木地里套种了竹荪。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管理,6月底开始采收,估计可采摘到9月底。“10斤鲜菇就能烘制1斤干品,每亩地可以产竹荪菇干品100到150公斤,按市场上最低的批发价80元/公斤计算,亩均收入一下子增加上万元。”高文兴说。
链接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近代作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因其菌体俊美、色彩鲜艳,有“雪裙仙子”、“菌中皇后”之称。竹荪栽培所需的原料是木屑、竹屑、砻糠、稻草等,整个栽培过程中不需用农药、化肥,而且竹荪的栽培管理技术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利用绿化苗木发展竹荪,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可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