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沈荣方 王祥和
近日,笔者与嵊州市石璜镇的民政干部一起到该镇徐家培等村了解低保情况,沿途的村民都夸奖说:徐家培村现任村委会主任葛小土好样的,他不仅为山区竹农引进了毛竹加工增值项目,还为今春雪灾压断的残竹找到了出路,使竹农灾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由于葛小土心里装着村民,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广大村民中有着较高的信任度,在今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葛小土以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今年44岁的葛小土是徐家培村下培岭自然村人,担任组干部多年,在村民眼里他是个待人热情、愿意帮忙、人缘好的基层村干部。
地处毛竹主产区的徐家培村,毛竹资源相当丰富,其面积产量约占全市的十分之一。为让丰富的竹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具有市场意识与经济头脑的葛小土早在20年前就萌发了利用本地次竹加工跳笠的想法,从开始每年五六千张慢慢扩大到二至三万张,最多时达到6万张,消化次竹60万公斤,使那些原先无人问津的小毛竹、残疾竹变废为宝,成了村民创收的一条途径。通过次竹再加工,毛竹的身价比原来增加1倍以上。
据了解,葛小土用次竹加工跳笠,不仅自己致了富,还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力解决了就业问题,为农户创收找到新的途径。近年,葛小土每年为本村及邻村消化次竹产量稳定在30万公斤,加工销售跳笠3万张。仅此一项,村里每年可增加劳务收入15万元。
今年初,嵊州市遭遇百年未见的大雪,满山遍野的竹林被大雪压得面目全非,不少毛竹拦腰折断、开裂,损失惨重。面对突如其来的雪灾,当地竹农惊呆了。如不及时加以清理,灾后残竹还会影响毛竹产量。具有强烈责任性、时任村干部的葛小土,知难而进,从他所在的下培岭自然村开始,他一边鼓励村民抗灾自救,动员竹农设法把倒伏在山上的开裂毛竹拉下山,一边外出联系残竹收购厂家。经过多次协商,收购商被葛小土为民排忧的精神所感动,从原先只准备少量试购,到后来同意全部收购徐家培村及邻村的残竹。这才让葛小土松了口气,可道路还被雪封住,怎么办?他就组织几位村民打开通道,把清理下来的毛竹送下山。为争取时间,他组织村民加班加点,每天发车2-3辆。在厂家及村民的配合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该村与邻村的90万公斤残竹终于以每公斤0.5元的价格卖给了加工厂,为当地竹农减少经济损失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