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台州内外并举力破养殖瓶颈

  本报讯 (实习生 俞清)针对当地生猪养殖业持续低迷瓶颈凸现的状况,台州市日前提出,要通过建立规模养殖场、实行“走出去”发展战略等方式,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全市生猪养殖达到110万头的存栏水平,实现自给率50%以上。
  近年来,台州市生猪养殖一直处于萎缩状态。由于受年初冰雪灾害等影响,今年第一季度末存栏仅为70万头左右,比2000年整整减少了40万头左右。与此同时,该市生猪调入量却逐年上扬,已经占到当地市场肉类供应的七成左右,防疫难度加大。“我市生猪饲养业面临的紧张形势,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台州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王德刚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制定应对之策,积极推进生猪产业发展。
  据其介绍,中央及省市各级政府先后出台的20多个鼓励生猪生产的文件和通知,以及省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台州、温州、丽水三地发展养殖业等政策,目前已在当地开始显现作用。
  自去年以来,该市已有48个规模养殖场通过省部级立项,有20多家工商企业先后投身到养猪业中来。另外,该市正在积极筹建一批规模场和养殖小区,辐射带动农户开展生猪养殖,初步打算在每个乡镇建立一至两个生猪养殖基地,保证5000-10000头的存栏量。还将积极利用该市低山丘陵和缓坡多的优势,在经济林、笋竹两用林以及果园中,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猪场。
  同时,该市正在出台生猪预警机制,扩大生猪保险覆盖面。当猪粮价比低于一定比例时,就启动生猪应急预案,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繁自育养猪场给予适当补贴。
  在发展当地生产的同时,该市还积极实施畜牧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已在江西、安徽等地建立数个商品生猪直供台州市场的养殖基地。“我们鼓励更多的养殖户到外地办养猪场,建立生猪基地,不仅可以解决我市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减轻从外地大量调入生猪带来的巨大疫病防控压力,减少生猪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王德刚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