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任丽记者 陈小平) 全省生态畜牧业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积极行动,广泛宣传,及时部署,我省畜牧业发展兴起了一股清新的“生态之风”。
绍兴市要求各县(市、区)落实和完善1-2个生态养殖点。衢州市提出,要努力将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在果园、茶园中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宁波市将于近日召开全市生态畜牧业现场会,并要求各地在今年11月之前,完成与市畜牧业发展规划相配套的各县畜牧业发展规划。
同时,各地加强了宣传和调研。衢州市开展了生态畜牧业主题宣传月活动,在媒体上开辟专栏,介绍生态养殖模式,宣传生态养殖典型,还计划把好的典型挂到“农民信箱”上。杭州、湖州、丽水等地的政府领导则在主动组织有关专题调研活动。
为切实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各地还积极出台扶持政策,给广大养殖场(户)送去真金白银。丽水市近日出台政策,对20个畜禽生态养殖场和部分种畜禽企业进行扶持,畜禽生态养殖场每个补助2万元,一级种畜禽场每个补助10万元,二级种畜禽场每个补助5万元,并对综合自给率达80%以上的县每县奖励10万元。嘉兴市南湖区将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污染治理纳入乡镇考核,要求存栏生猪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必须实行农牧结合,达到污染物零排放,每存栏生猪25头,须配套1亩农作物,政府奖励200元/亩。此外,杭州、湖州、绍兴、台州、舟山等地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也正在酝酿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地扶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氛围正日渐浓厚。
据了解,省畜牧兽医局将密切关注各地发展生态畜牧业好的做法,适时总结推出相关典型,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