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省沿海地区坟墓被盗事件时有发生,而且90%被盗墓主为女性。
前不久,陈女士气愤地来到玉环坎门边防派出所报案,称其母亲的坟墓被盗。派出所官兵立刻赶到现场,发现坟顶被砸出一个大洞,墓里的陪葬物不见了。从现场来看,已无法断定作案时间。
据派出所官兵介绍,近两年来,接到类似的报案有好几起。那么,盗墓者为何向普通坟墓伸出黑手?是图财?是敲诈?还是……
盗墓为哪般
有关人士认为,我省沿海地区盗墓事件之所以频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我省有灿烂的原始文明,“河姆渡”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7000多年的历史,出土的文物较多,很容易被文物贩子和盗墓分子盯上;另一方面,我省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女性死者陪葬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较多,犯罪分子作案有了利益驱动。
我省沿海地区均为丘陵地带,大部分墓地在荒山野外,有的墓地无人看守,处于治安管理的盲区,盗墓者极易得手。有的坟墓年代已久,盗墓者只需用简陋的工具就可撬开。
这一类案件发案地点偏僻,且大部分为流窜作案,给公安机关侦破工作带来了难度,导致发案多、破案少。
图财和敲诈
除了这些客观原因,盗墓者的主观原因又有哪些?从公安机关已侦破的案件来看,不外乎以下两种:
首先是图财。盗墓者直接撬开坟墓,盗走坟墓里的金器等贵重物品。据报道,2005年5月21日凌晨,台州路桥区横街镇上林村安宝山公墓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盗墓案。盗墓者用铁撬、千斤顶等作案工具在几小时内撬开了124穴坟墓的盖棺,砸开了骨灰盒,盗走了墓中所有值钱的随葬品。两名盗贼在得手后准备逃走时被警方发现。据调查,两名盗贼为堂兄弟,为了图财,他们专门盗窃女性墓中的金银饰品及其他随葬品。
再是敲诈。犯罪分子常用的伎俩是:先撬开坟墓盗走尸骨藏匿到别处,尔后在坟墓上留下电话或银行卡号,有的还在坟墓上写下“要想找回祖先,汇款到……”这种盗墓敲诈行为极易引起民愤,一位村民说:“这不是在绑架死人吗?” (丁洪兵)
编 后
《刑法》第328条对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有明文规定,而《刑法》第302条规定,“盗窃、侮辱尸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罪分子利用逝者的尸骨进行敛财,其实就是对人尊严的严重亵渎,也是对现实社会中人类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的直接挑战和危害。这不仅会受到人们的遣责,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