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构建浙江特色的现代农业

  桑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做好我省“三农”工作,就要着眼于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传统农业逐步提升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现代农业,把农村建设成为让农民能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农民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其中,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发展我省高效生态农业,必须着力推广优势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生产模式。
  一要大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化发展。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做强做大高附加值、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以培育特色农业强县强镇强村为载体,完善和实施现代农业功能区划,积极发挥“中心镇”对促进产业集聚和农业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努力构建集信息、供应、生产、技术、营销、金融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农技推广体系。突出农业高新技术、传统技术升级和紧缺资源替代技术三个优先主题,实施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工程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农业新品种选育五大农业科技专项,努力创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着力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三要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培育若干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
  四要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和来料加工业的扶持力度。各地要善于以当地山水景观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同时要引导农民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欠发达地区要根据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多的特点,积极发展来料加工业,努力开辟农业增效的新渠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作者系省政府研究室经济发展研究处处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