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菜生产中,农机与农艺谁当家,谁服从谁,一直是个话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日,我国著名农机化专家、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所长易中懿在接受采访时很肯定地表示:我国发展油菜产业,农艺必须服从农机。
易中懿认为,农机与农艺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是现代农业技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产业,重点是不一样的。我国发展油菜产业,农艺服从农机是必然的选择,主要有两方面理由:
首先,我国油菜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超过世界总量的1/3,无论是油菜品种、栽培技术还是产量、品质,都已基本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种植手段落后、土地经营规模小、劳力投入大、油菜种植收益低,导致油菜种植面积和单产起伏不稳,生产成本高,质量标准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现在农民对实现油菜生产机械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目前我国油菜机械化水平基本属于空白,在这种情形下,用先进的农艺水平来适应和服从滞后的农机无疑是现实之需。”
另一方面,受我国油菜品种成熟不一致、种植以移栽为主等因素的制约,农机比农艺在技术上更难适应,严重制约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前,制约油菜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不是农机具技术问题,而是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相互不配套。我国油菜传统的育种目标多注重追求高产、稳产、优质和高效,但较少关注主要作业环节的机械适应性,导致农艺与农机脱节,选育品种不适应机械作业,从而制约了机械化发展。如近年新开发的油菜收获机械尽管在机械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但对目前大面积种植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收割难以适应。此外,在油菜栽培的农艺技术上,也很少考虑机械化栽培的农机需求。鉴于此,发展油菜产业,农艺服从农机成为必然。
(杨杰)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