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浙江农机

油菜机收,农民怎么看

——来自富阳市包家淇村油菜机收示范点的报告

  •   见习记者 陆 颖
      眼下正是油菜收割时节。往年此时,富阳市新桐乡包家淇村农民都在忙于油菜收割,但今年却完全不同。记者5月28日来到该村时,田里已看不到尚未收割的油菜了,只有一些被打碎的油菜秸秆散落在田间,而村民们早在忙其他农活了。原来,包家淇村今年应用了机械化收割油菜。
    农民齐夸节本增效
      “没想到这两把铁筛子这么厉害,15分钟就把我家1亩4分油菜地收好了,直接脱粒出300多斤菜籽,基本上没有损耗,每亩机割费才70元,真当划得来。”包家淇村村民包伦荣说起油菜收割机,便夸不绝口,还扳着手指给记者算起了成本帐:
      以前人工收割,一亩油菜夫妻俩要忙活上大半天时间,若请人雇工,每亩起码要支出150元。油菜割好还要摊晒好几天才能脱粒,整个收割期得要7天。现在用机器收割,半天就完工了,每亩还能省下80元成本。
      同村的油菜种植大户骆观梅一提起油菜机收,也是赞不绝口。“今年我家的6亩油菜全都是机器收割的,收了1500多斤菜籽呢。要是没有它,这时候我还在收割油菜呢。”
    机收示范效应明显
      包家淇村有100亩油菜,是今年富阳市农机管理站设在这里的机收示范点。在机收现场会前一周,油菜收割机就开进了村里。之后,每天都有村民围着这台收割机评头论足。第一次听说油菜能像水稻、小麦一样用机器收割的村民们,起初都不信机收能和人比。有一位村民还当众表示,油菜机收肯定浪费,倒贴他100元都不干。随后,他与家人赶在现场会召开前,就动手收割起了油菜。
      5月22日,富阳市油菜机收现场会在该村举行,看到机收效果后的村民们折服了,纷纷报名让机手代为收割油菜。为包家淇村机收油菜的富阳市宏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长骆宏源告诉记者,只要合理掌握收割时间,正确操作,机收损失率基本能控制在10%以内。
      包家淇村的村干部包光维告诉记者,今年,全村有近300亩油菜选择了机割,远远超出原先计划。他说,那位之前说“倒贴100元都不干”的村民也后悔了,逢人便
      说“早知道机割这么好,我就
      不用自己辛苦了”。
      “机器收割又快又好,我
      打算明年把家里的4亩田都
      拿来种油菜。”尝到机收甜头
      的村民包伦荣如是说。包光维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像包伦荣一样想种更多油菜的村民很多,就连村里一些从事挖沙经营的村民,也打算在下半年种些油菜。
    期盼改进农机农艺
      当然,作为一项新技术,也有一些待改进的地方。
      骆宏源是富阳市从事油菜机收作业最早的机手,已连续4年开展此项作业。他告诉记者,油菜机收省时省力,农民肯定欢迎,但对机手的考验不小,因为油菜收割周期短,机手收割就如打仗般紧张,有时一直要作业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一早又要转战场地,十分辛苦。即使这样,作业时间和范围仍有限。如果种植时能稍微错开些,收获时就会好很多。
      有些村民反映,由于各家种植的油菜品种不一,有的品种秸秆比较粗大,机割后留下的茬偏高。油菜田后茬都种水稻,如果茬太高,会对下一季作物耕作带来诸多不便,翻耕难,秧也不易插。希望能把这些问题给予解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