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3版:典型·经验

瑞安市马屿镇:10个村=1个村

  •   在瑞安马屿镇,连接姜家汇村和江东村的笔直的村间大道上,汽车、摩托车来往如梭。村民们指着这条5米宽的水泥路说,以前这里可没路,想去探个亲戚要绕一个大圈。
      据村民介绍,以前马屿镇有的村和村之间没有路,有些是羊肠小道,有的交界地带堆满垃圾。村庄整治工程启动后,各村的面貌改善了,但村村交界处状况依旧,出现了“走过一个整治村,无法到达另一个整治村”的尴尬局面。
      马屿镇江浦片有11个行政村,其中10个村挨得很近。2005年9月,马屿镇党委决定,对这10个村开展连片建设。
      但连片建设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难题。连接姜家汇和江浦村的本是小路。连片工程启动后,江浦村加宽道路时“占用”了姜家汇村部分土地。姜家汇村部分村民有意见,村支书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分析说,虽然被“占用”部分土地,可整治后多了绿化用地、有了公共设施,村容村貌会比以前好很多。村民们觉得有道理,同意了。同样,姜家汇和江东村间的通村道路,被4间民房挡住了,江东村主动让了道。
      村民陈益法说,十村连片后,都是一个村了,共同建设公共设施,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
      连片整治后,通村道路两旁郁郁葱葱,村和村之间有安全通道,每个村入口处,都立着刻有村名的大石碑。村村保留特色,呈现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通过由点带面、由面成片的整治,村民的思想观念也来了个大转变。一些村干部说,以前最难的是拆除违章建筑,苦口婆心不知要做多少工作,现在不少村民主动要求“自己拆,整体规划由村里做”。现在走在任何一个文明村中,如果有人乱丢纸屑,马上会有人来纠正,“文明”两字已深入民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