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我省购机补贴目录的高速乘坐式插秧机虽产地不同、型号各异,但栽插机构都是双排回转式,栽插行距有7寸、9寸,栽插行数有4行、6行、8行。现以久保田SPU-68C高速乘坐式插秧机为例,简要介绍插秧作业方法。
插秧作业
进出田块——在坡度落差超过10厘米的地方,应使用装卸板。往上行驶时,用后退方式;向下行驶时,用前进方式,并踩下前轮差速锁定踏板。
插秧步骤——进入大田后,停在秧源附近;将插秧离合器手柄置于“上”(上升)位置升起插秧部,再将液压锁定手柄置于“关”的位置;将副变速手柄置于“N”(空档)位置;慢慢将主变速手柄推至“前进”侧,驱动插秧部分以使载秧台移动到右端或左端;在送秧带转动后,立即将插秧离合器手柄推至“下”(下降)的位置以使插秧部停止;慢慢将液压锁定手柄置于“开”的位置以降下插秧部;停止发动机;将秧苗放在载秧台上,并装满预备秧架;发动机起动后,操作油门手柄,加大油门将发动机的转数调整到“作业范围”内;将插秧离合器手柄置于“插秧”位置后,再推向预备插秧的一侧,“右”或“左”,以使侧线杆倒向即将插秧侧,做好插秧准备;将报警停止开关置于“开”的位置,确认指示灯亮;将副变速手柄置于“田块作业”的位置,将主变速手柄推至“前进”侧并进行试插;试插大约5米后将主变速手柄推至“N”(空档)位置停止行驶,以确认插秧效果。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可继续进行插秧作业。
插秧线路——在地头处,留出一块供机器往返的面积,以此作为插秧的起点,相反方向的地头也一样;沿田块的长边方向插秧;接近地头时用主变速手柄减速,然后操作插秧离合器手柄使插秧部升起;接着将方向盘转向待插行的一侧旋转机身,旋转时应以中央标杆为基准,使中央标杆与划线杆留下的线对齐,调整机身使其保持垂直,当难以看到划线杆留下的线时,可将侧线杆与相邻的已经插好的秧苗对齐;将插秧离合器手柄置于“下”(下降)位置,使插秧部位下降,确认插秧部接地后,再将划线杆放置在下一行程的插秧侧;用主变速杆提高作业速度;从下一行程起重复相同的作业。在长边方向的最后一行程前,即所剩插秧面积的宽度在7-11行时,应进行埂边插秧。埂边插秧以利用埂边离合器手柄控制剩余行数为6行的原则,如埂边剩余的行数为10行,则利用埂边离合器手柄停止未插侧2行的栽插,进行4行栽插。插完地头和埂边,选择合适的出口进入下一田块作业。
各部位的调整
1、插秧丛数调节 可通过切换苗距调节手柄来进行调节。调节范围分为6个级段:苗距越窄,插秧丛数越多;苗距越宽,则插秧丛数越少。
2、取苗量调节 插秧爪所取的每丛苗数可用横向传送切换手柄和纵向取苗量调节手柄来进行调整。横向传送切换手柄:根据秧苗生长情况进行切换。共3档,横向取秧16次档适用成苗;20次档适用中苗;26次档适用幼苗。纵向取苗量调节手柄:根据秧苗或苗床情况进行手柄调节,可在8-18毫米范围内进行10个级段的调节,可结合横向传送量用手来调节每丛的苗数。
3、软硬度传感器调节 位于插秧苗部下侧的浮船可根据插秧苗速度使插秧深度保持一定,调节范围分为7个级段,分别对应田表从软到硬的状况。如仍达不到要求,可继续调节传感器灵敏度。具体方法为:起动发动机并升起插秧部;将液压锁定手柄置于“关”位置,然后关停发动机;卸下安装传感器杆和导向传感器用的止动销和带头销;如果是很软的田块,将带头销从“标准”位置换至“敏感”位置;很硬,则换至“钝感”位置。
4、插秧深度的调节 应结合田块的具体条件,用手柄调节插秧深度。可在2-5厘米范围内进行5个级段的调节。插秧深度以2-3厘米为宜(以根与颈结合部为始点)。
(刘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