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龙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了农资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早稻普惠制补贴、种粮大户直接补贴、主导品种良种补贴、水稻机插作业补贴、水稻病虫统防统治补贴等政策。正是这一系列惠农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出现了早稻插种提速扩面的可喜局面。
但是,运用这些政策时不应一刀切,而是要突出重点,突出导向,具体地说,就是要实行“五个倾斜”,即:向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倾斜,向早稻生产倾斜,向粮食生产重点区域倾斜,向科技兴粮倾斜,向制止耕地抛荒倾斜。
有倾斜,才有重点,才能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和鼓励农民群众向提高科技应用的普及率和到位率要粮食,向规模经营要效益。不分主次,不讲倾斜,再好的政策恐怕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兄弟要享受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就必须尽可能多种粮食作物,尽可能种植省定的粮食主导品种、应用水稻机插技术和接受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服务,尽可能争取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签订订单。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耕地抛荒,扩大种粮面积,提升产粮水平,确保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