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吃光用尽”废弃物

——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见闻录

  实习生 俞 清 见习记者 徐速速
  早听说宁海的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有2.3万亩订单蔬菜基地、2万亩优质米基地、3万头生猪和750头奶牛饲养基地。但走入其中,四周竟找不到半点废弃物:田间地头没有成垛的稻草秸秆,大棚外没有成堆的西兰花茎叶,甚至连养猪场内都没有因猪粪堆积而散发出来的阵阵恶臭。那些废弃物都到哪里去了?
  在这个示范园里的10家农业龙头企业,都将循环经济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作为园区内大型出口订单蔬菜企业的国盛农场,有2751亩蔬菜基地,常年种植西蓝花和毛豆。过去每当西蓝花和毛豆收获季节,总有大量的西蓝花茎叶和毛豆秸秆无法处理,天气一热,堆积物还容易发出恶臭。而这些东西恰恰可用作奶牛的美味佳肴。“当初在这儿办奶牛场,就是看中了这里有丰富的西兰花茎叶。”利丰牧业公司董事长葛姣娣告诉记者,公司养了750头奶牛,年消耗青饲料9000吨左右,基本上能将浙江东海岸1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内70-80%的废菜叶和玉米杆、稻秆、黄豆秆等消化掉。田间地头成垛的菜叶、秸秆不见了,换来的是一桶桶新鲜的牛奶。
  为处理园区内成堆的猪牛粪,过去每年都要拿出一大笔费用。如今,猪粪也成了“宝贝”。海联牧业有限公司建了300立方米沼气池,将猪粪尿加工成有机肥半成品,以每吨300元的价格卖给绿丰生态有机肥有限公司。尿液经沼气池处理后,沼气用于园区内职工的日常生产、生活。每天排出的16吨沼液,三分之一排放到就近的80亩鱼塘发展立体养殖;三分之一通过专门管道输送到金龙浦农业合作社1125亩示范基地;另外三分之一则通过沼液车运送到绿色城堡的1800亩蔬菜基地实施废水灌溉。其他重点牧场也都开展了沼气、沼液及有机肥的综合利用,示范区内的猪粪就这么被内部“消化”殆尽了。作为收购方的绿丰生态有机肥有限公司则再次配方,生产出不同作物所需要的精品有机肥,每吨以1000元左右的价格出售。现在,绿丰公司年处理畜禽粪便1.5万吨,生产有机肥1万多吨。经过精加工的有机肥,不仅改良了土壤,而且能提高农作物的品质。金龙浦农业合作社种的“双色冰淇淋”西瓜每只能卖到100元,比普通西瓜高出5-10倍,仍供不应求。
  宁海县有5万亩笋竹两用山,用的也是绿丰公司出产的有机肥。竹笋亩产值因此从原来的3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2000多元,产出的竹笋除鲜销外,还被企业用来加工成罐头出口。在宁海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内,就有卡依之、国盛、海静等3家罐头加工企业,每年能消化竹笋1.5吨左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