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如云,平阳县林业技术指导站站长、县绿委办主任,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27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林业生产第一线,先后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造林、林业产业开发等工作,为建设生态平阳、发展林业产业化、带动山区林农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奖章、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省农业
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温州市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平阳有山地面积 96
万亩,绿化造林工作任务
繁重。朱如云几十年如一
日,为了绿化平阳,奔波在林区、山村。他先后6次参
加了飞播造林工作,累计
完成飞播任务 20多万
亩。记得2001年在西湾
乡实施飞播造林时,当时上级限定在 30天内完成1.5万亩宜林植被处理。朱如云同志带领20多人,吃住在600多米高山上,不顾春寒料峭,抢时间,赶进度,最后仅用半个月就提前完成了任务。
2001年以来,为做好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增强森林防灾减灾功能,朱如云以实施防护林国债项目为抓手,积极探索造林新思路,采用招标造林和结合兴林富民工程等方法,发动群众实施工程造林6.71万亩,一般造林6.8万亩,迹地更新3.44万亩,平原林网林带造林650公里。在造林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到整地挖穴、植苗压土,他都要亲临指导。由于他踏实苦干、高度负责,这么多年来,他所抓的造林地块,都是造一块,活一块,绿一块。同时,他还利用平阳地处华东、华南两个植物区系交汇地带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亚热带植物品种、珍稀树种的引种推广工作,为引进发展新的造林树种积累经验。他先后引进了麻风树、巨尾桉、秋秋茄等亚热带植物品种,并获得成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朱如云非常注重科技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平阳的资源优势,他重点围绕颇具地方特色的马蹄笋展开了系统研究和技术推广,总结出了“扒土
施肥、加土培笋、适时采笋、合理留养母竹、散
生状栽培”马蹄笋丰产栽培技术模式,并在全
县推广应用,使平阳的马蹄笋单产水平位居
全省前列;制定和修订了《马蹄笋》、《无公害
马蹄笋》等省级地方标准,实施了省重点农业
标准化项目《马蹄笋标准化栽培推广实施示
范》,增加产值1200万元;主持开展了马蹄笋良种选育、大棚种植、覆盖增温技术、综合加工利用等基础研究,提高了平阳马蹄笋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在朱如云的不懈努力下,平阳马蹄笋已从原来不起眼的小竹笋,变成了香饽饽,走向上海、杭州等大市场。平阳马蹄笋产业也成为了一个上亿元的大产业,带动了平阳山区万千竹农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