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把青春写在纸上,飘逸潇洒;有的人,把青春踩在脚下,醇厚实在。长兴县永绿林业发展中心主任何国庆属于后者。
他,1983年到长兴县泗安林场任职,至今已有24个年头。一路耕耘一路歌。
如今,提起长兴的毛竹发展,从基层竹农到县林业干部,大家都会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何国庆。
早在1994年,何国庆担任了林场场长。面对当时单一的产业结构,微薄的职工收入,如何使林场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让一辈子守候大山的林农们致富奔小康?何国庆感到了困惑。在一次外出走亲戚时,他亲眼目睹自己从小熟悉的毛竹经精心养护,居然能有每亩几千元的收益,马上联想到自己所在的林场有几万亩山林,全县有近百万亩的林地,即使种上一小部分毛竹,那也是个大产业啊!他立即向林场领导汇报了自己的设想,在取得大家的支持后,马上付诸行动。先到外地参观、考察、取经,并订阅了许多有关竹子栽培的杂志和报纸,平时一
有空闲就刻苦钻研毛竹造林
和管理技术,立志做好竹
产业发展这篇文章。
风里来雨里去,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积累,何国庆总结出了一套毛竹 栽 培 新 技术——生态造林和快速成林、低产改造等系列技术,给竹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带领下,仅几年时间,长兴县国有林场的竹林面积就由原来的不到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1.2万亩,低产毛竹林效益由原来的不到300元/亩到现在最高达到2000元/亩。另外,他还带头承包300亩毛竹林进行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并积极筹建毛竹专业合作社,结合现代林业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全面提升毛竹产业水平。在他的宣传、示范和带动下,林场职工及周边农民发展毛竹的热情高涨,全县上下掀起了大规模发展毛竹的热潮。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长兴竹林面积由原来的20多万亩递增到现在的30万亩,竹产业已成为全县林业的主导产业,和平、槐坎等乡镇还引进了毛竹加工企业,生产竹胶板、竹垫等,大大增加了毛竹附加值,提高了竹农的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何国庆在发展全县青梅、银杏产业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成功实施了青梅无公害栽培和标准化技术推广工作,建立了青梅和银杏双万亩林业特色基地,通过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让周边林农年增收1000万元以上。
多年来,何国庆以非凡的韧劲、大胆的创新、饱满的热情,先后被评为“长兴县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农村优秀实用人才”、长兴县“510”工程建设先进个人、湖州市百佳优秀青年星火带头人、2007年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