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同样种春芹冰火两重天

  本报讯 (通讯员 张艾理) 同是阳春三月,同样是种春季芹菜,杭州市萧山区三围村蔬菜大户俞关马却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去年,他的300亩春季芹菜损失25万元以上,有100多亩芹菜被弃路边没人要;今年,他的300亩芹菜至今差不多已卖光了,净收益100多万元。
  日前,笔者走进三围村实地探求究竟。上午9点,三围村的蔬菜基地里一片忙碌,大大小小的货车、集装箱车把田间的小路占得满满的。村民张阿扬正在自家的小池塘里清洗刚刚捆扎好的芹菜,他告诉我们,今年春季芹菜收购价比往年都要高,这几日每天有20多辆车来村里装芹菜。
  去年3月18日《萧山日报》刊登的《三围村700亩芹菜弃路边田沟》这一新闻的主角俞关马,正在给承包地翻土、施肥,但地里看不到一丝芹菜的“绿影”。他笑着说:“今年我的300亩承包地全种了芹菜,因为播种早,芹菜基本上全销完了。地里已播种了玉米、南瓜、黄瓜、西瓜呢!”
  因为尝到了2006年春季芹菜物俏价高的甜头,去年菜农们种植了大面积芹菜。没想遇到“暖冬”,芹菜疯长,结果芹菜滞销,损失很大。镇党委、镇政府领导认为,“暖冬”仅是其中一个原因,最重要的还是信息不畅,市场开拓不够。
  找到原因后,镇里专门派了技术人员下村,指导菜农通过农业信息网的网络平台发布供应信息,同时由村合作社安排1名专职营销员,负责及时搜集、分析和传递市场信息,帮助村里菜农和城市大市场实现对接,统一调度全村的蔬菜销售。结果,苍南、广东一些客户追上门来要求每天定量供应,福建客户从原先的每天运一个集装箱增加到每天运两个集装箱。全村1200亩芹菜供不应求,广东一位客户在村里等了半个月,还是没组织到货源,只能空手而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