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言论

  户改就是要还户籍本来面目
——日前,《广州日报》载文说,多年来,户籍改革一直是国人关注的焦点。但不少人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把户籍制度等同于城乡差别,冀望于通过户籍改革来消除城乡差别。这种看法,是高看了户籍改革。不可否认,户籍自有其本身应有的权利和福利色彩。一般而言,在权利上,表现为迁徙的限度渐宽,即逐步趋向自在迁徙,或者说,逐步实现以居住地原则登记户籍。在各种福利的享有上,无论居住地为城市还是乡村,应统一享受国民福利。
  无论如何,户籍改革的目的只是还户籍以本来的面目,城乡差别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客观结果,只能通过城乡协调发展来逐步缩小,不可能也不必要赋予户籍改革消除城乡差别的重任。
  权力溺爱催生“问题富豪”
  ——山东政法学院副教授李克杰日前在解析“问题富豪”成因时说,有人把富豪落马的根本原因归咎于“信仰缺位”,在他看来,也许这样的说法更为贴切和恰当,即富豪落马缘于“规范监督缺位、溺爱纵容下的野蛮生长”。
  落马富豪暴露和折射了经济政治生态、企业治理结构以及法律制度背景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个别政府官员正是利用了这些缺陷和不足,与“问题富豪”结成特殊利益集团。所以,要消除“问题富豪”,就必须打破其背后的特殊利益集团,深入改善经济政治生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厉行法治,规范政府及官员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和不正当行使。
自主创新不等于什么都由自己来做
  ——今年两会前夕,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开放式创新就是说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我们要攻坚一些核心和关键技术,但也可以利用国际上一些先进成果,通过整合全世界的科技资源,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落到实处。品牌、核心关键技术是我们的,这应当是自主创新最重要的内涵。王三运强调说,“自主不等于什么都由自己来做”。
哪些人缺乏“第五习惯”
  ——据《人民日报》报道,日前,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互联网是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较量的战场。今天,不上网、不重视网络建设、不会利用网络的领导,不能算是一个现代化的领导。作为地方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我们还要养成上网的习惯,让上网成为我们的“第五习惯”。多大程度地重视网络建设、如何利用网络,这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智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