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卫 见习记者 陆 颖
2月12日,是建德市航头镇航川村下坞垅自然村村民吕越平结婚的大喜日子,可是他却经历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尴尬。“尽管我的新房造好已经好几年了,但是由于门口的道路修了两年都没有修通,路上的积雪还没有化掉,结婚那天道路非常泥泞。亲朋好友都说我家的路难走,本来穿得干干净净来喝喜酒的,结果都沾了一身泥回去,连新娘子都是我背着走过这段泥路的。”
一条短短的村道为何修了两年还没有开通?说来话长。
2003年,康庄工程的实施,让下坞垅的村民告别了村里不通水泥路的历史。从村口通往吕越平家门口的是一条宽仅一米的田埂路,这条田埂路还是村里8户人家的必经之路,其他村民的60多亩水田、上百亩山林也在路的里边。吕越平想筹资修路,他和几户村民一商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2006年,吕越平等8户人家筹资5000多元,买来了水泥、石块等物,开始修建村口的道路。为了省下雇工的钱,他们筹工筹劳,一有空就跑去帮忙修路。吕越平等人的举动得到了村“两委”的支持,村“两委”许诺,若是道路修通,村里将出面解决路面硬化的资金问题。2007年11月,一条250米长的村道终于修好了路基,只剩下最后10米,便可以和村口的水泥路连通。可万万没有想到,半路却冒出了一只“拦路虎”。
挡路的是一个猪棚,它是村民陈连根30年前搭建在住宅边上的。通往吕越平等人家的道路,过去一直是绕过猪棚而行的。村民们若想修一条直路,则必须通过陈连根家的猪棚。如果要绕开猪棚,新路就必须上一个极陡的土坡;就算道路修通了,机动车也无法爬上陡坡。吕越平他们上门与陈连根商量,陈连根表示,这个猪棚就在他家住房的旁边,用起来非常方便,几十年也这样过来了,凭什么现在说拆就拆?航川村干部们多次召集双方协商,村党支部书记应洪华多次到陈连根家做思想工作。陈连根终于答应拆掉一部分约60平方米大小的猪棚,但条件是猪棚要原拆原建,再补偿他经济损失1.5万元。吕越平等8户村民表示,除了帮助陈连根原拆原建猪棚外,最多只能再凑出5000元钱。多次协商无果,修路的事情就被搁置了下来。
就这样,这条总共才300多米的路被分成了三段:康庄工程路段到陈连根家猪棚的是长约50米的水泥路,中间那段是绕猪棚而过的20来米长的羊肠小径;最里面的是吕越平他们修筑的250米长的路基。两年辛苦,吕越平等8户村民至今好梦未能成真,也给村里的工作带来了影响。到什么时候,“拦路虎”才能挪一挪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