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老板张全收大大小小的坎都迈过去了。可快到年关时,他发现自己像刘翔的对手杜库里在雅典奥运会决赛那样,绊倒在最后一个栏架前。
该追讨的欠款都差不多讨回来了,员工的工资都发下去了,可要完成他全年最后一个承诺——将手下13000多名农民工从珠三角运到中原老家过年,实在太困难了。
尽管现在已是专事劳务派遣的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公司的董事长,但埋在他生命底色里的农民工的身份像无名之火,在他的身体里燃烧得噼啪作响。
曾在网上流行的视频《春运帝国》表现了普通百姓在春运期间的艰难经历。确实农民工是“春运帝国”的子民,而且是其中最大的群体。7年前,张全收来到深圳,靠经营深圳一家长途车站发家。他曾俯视过那个悲壮得要他落泪的“春运帝国”:春运时候,整个车站陷于混乱,那么多外出打工的,有的小孩在这里住几天,就没了路费回家。“饿得很难过,有的小女孩为十块钱就跑出去跟人家睡一觉,你说这多可怜,可就没办法。”张全收说。
后来他的企业做大了。他发誓不再让他的员工遭遇这种痛苦。所以春节前他就像经历一场战斗一样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替他派遣到珠三角各厂的农民工追讨欠款,二是包车直接把一万多名农民工安全送回河南老家。
“我们老板组织车队回去,包车。个个都送到家里。他就怕员工有的买不到票坐不到车,上当受骗,所以他要把每个人安排到家。”全顺公司的副总经理赵伟说。
2008年1月25日之前,一切都很顺利。因为事先已将农民工的回程日期错开,全顺公司已经有六千余农民工顺利返乡。然而,从这一天起,张全收再也睡不好觉了。3班大巴在从河南赶来深圳的不同地点传来消息:大雪封路。第二天,剩下11班大巴又再次车陷湖南。一直到1月30日再也联系不上这些司机,情况从未好转。
全顺公司当时有好几百名农民工堵在高速公路上又冷又饿,张全收在电话中听到了他们的哭声,食物也贵得离谱——一根火腿肠10块钱,一碗方便面35块钱。
1月27日起,张全收所有尝试的努力均告失败,他再也坐不住了。早上10点,他说,只能去东莞和深圳火车站想办法了。11点,到了东莞东站,几万人流让他咋舌。今年春运,似乎比前几年更为拥挤,潮水一样的民工们一票难求,拿到票的人回家路途也不再顺畅。身为河南省党代表的他,为了进站找站领导,拿出了自己的各种代表证件,甚至是几天前刚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印有他名字的报纸。
他终于进站,但在贵宾室门口等了足足10分钟。后来才知道站领导们正在商量紧急预案。这个时候东莞站还不算什么,广州站已经堆了几十万人。接待他的东莞站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很客气,只说这个时候一张票都出不了了,整个向北的铁路都晚点了4个小时以上,情况还可能更糟,负责人还不断地承诺他一定把他的意见反映上去。
张全收接着给郑州的朋友打电话,请求增开专列支援。但春运时增开农民工专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陷入绝望。
他手下五千多名等着回家的农民工也渐渐陷入绝望,下午,不断有电话说,农民工情绪不稳,提前拿到了节前工资的员工开始不肯工作。张全收马上回公司,拿着小喇叭给等在公司要说法的员工们做说服工作:这是天灾,不是人祸,你们要看到老板一直在为你们努力。可张全收了解他们:有了这一年一次的“家朝圣”,他们才不是背井离乡无处安身立命的流亡者。
1月30日,张全收终于从江西搞来10辆旅游大巴,把农民工都先运到江西赣州然后坐火车回河南,曲线救国。(摘自《南方周末》 张悦/文)
大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