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来料加工,

磐安农民人均增收600元

  本报讯 (通讯员 陈可礼)新年新景,磐安县新渥镇金山村农民陈红星开着轿车到周边的加工点发放加工费,安文镇农民朱三莲靠来料加工住进了新房子……在这个县,来料加工从业人员连续多年稳定在3万人以上,占农村劳动力的35%,2007年共发放加工费1亿多元,农民人均增收600多元。来料加工,让贫困户富了,残疾人笑了,孤寡者乐了……
  说起来料加工,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双峰乡溪上村的羊胖仙了。由于交通事故,她家一下子负债20多万元,生活举步维艰。1999年,羊胖仙与丈夫商量后,决定改行从事来料加工。他俩用诚心打动义乌老板,用实意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来料加工品种从以前的几种发展到上百种,从业人员从当初的几十人增加到了400多人。如今,她自己还清了债务,盖起了新房,还帮助联系的贫困户做起了串珠、头饰、纸带等来料加工业务,每位联系户每年增收4000多元。
  在冷水镇大溪村,拄双拐行走的陶新花指着自己漂亮的三层半楼房说:“这幢楼房就是用来料加工挣的钱盖起来的。靠做头花经纪人,我走上了富裕路。如今,我家每年的纯收入就有好几万元。”日益增多的来料加工业务,不仅让陶新花笑了,还让她找到了自信。
  新渥镇大麦坞村的陈宝香老人也是一位来料加工迷,每个月她能够挣到300多元。“活儿轻松,做多做少自由,来料加工对我们老年孤寡人真是个好事。”陈宝香乐呵呵地说。
  来料加工让山区妇女扬眉吐气,有些还成了家庭经济创收的主角。以前,村民空闲下来没事干,吃完饭就串街、打牌、搓麻将;如今,家家都有事情做了,村里闲人少了,是非也少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