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养鳖又叫微流水养鳖,由余杭绿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首创。在水产养殖中有这样一个共识:养鱼先养水。绿望公司业主马宝连告诉记者,在近几年甲鱼养殖过程中,他们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水体是实现甲鱼健康生长、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保证。在目前的甲鱼池塘人工养殖模式中,由于密度较高,个体占有空间小,残饵和粪便在池水中发酵,少量甲鱼尸体在池水中变质腐烂,加上高温季节蒸发量大等原因,池水极易变坏,形成“死水一潭”。水质一变坏,轻则影响甲鱼食欲从而影响生长,重则发病死亡。
保证水质的常规做法是整体换水,但这种操作方法有几个弊端,首先是一次性大量换水,新旧水水温相差较大,会暂时破坏甲鱼原有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得病;再者,操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
为此,绿望公司从2005年开始实施了活水养鳖技术。具体做法是,根据养殖场的整体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安装泵站及管网系统,根据池水水质情况的变化,在需要时启动活水运行系统,新鲜水源便会源源不断地补充到甲鱼池内,而池内的劣水则从另一端排水管网中逸出,进入收集池,作为绿化苗木的灌溉用水。整套系统一个昼夜每个池塘可换水150立方米。在操作过程中即能定时定量,十分方便,又不会明显改变池塘环境,保证甲鱼的正常取食和活动,甲鱼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马宝连告诉记者,运用该项技术后,效果十分明显。尤其是去年天气酷热,池塘水体蒸发特别厉害,附近一些养殖户的甲鱼都是整麻袋地死去,而他们的养殖塘由于采用了活水系统,11万多只甲鱼仅死了500多只,远远低于正常养殖死亡率。
除此以外,浙江上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合作,选用不同的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不同固着方式的微生物种群,开展了基于生态自净修复系统的池塘养鳖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实现了养殖用水的无害化处理和零污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