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言论

  农民收入一定要深入看。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教授最近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认为,从目前趋势看,城市居民收入还是比农民收入增长要快,但这一定要看单位劳动时间,据他了解的情况是,农民单位时间收入比城市的低端就业者的单位时间收入还要高。城市打工者每天的工资大约30块最多50块,农村一个工作日的收入可以达到50至100块钱,农民单位劳动时间的收入不低,但他们有效劳动时间少,一年一二个月,全年下来分摊一二个月收入就非常少了,所以农民收入一定要深入看,看单位劳动时间是一个量,差距不大;看全年劳动收入,农民收入低。这样一比的话,收入要素差距不是真正的劳动报酬的差距,其实反映了一个就业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保护农民利益。
  ——河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院长吴一平教授最近撰文认为,十七大报告专门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把其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三农”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保护农民利益问题。
  不能忽视农民精神“小康”。
  ——《河南日报》最近刊登署名文章认为,与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升较快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不尽如人意,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匮乏。不少地方农民的日常娱乐主要是看电视、串门聊天,农村业余文化生活也更是少之又少,而赌博、封建迷信等糟粕趁机在农村死灰复燃,日益猖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农民物质“小康”与精神“小康”同时实现,才是农民所需要的真正全面的小康社会。
“脱裤支书”,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为了讨要某村委会欠下的3012元“生活费”,重庆潼南县古溪镇的小食店老板李军不知跑了多少趟。李军说,在一次讨要时,村支部书记竟然脱下衣裤,声称“要钱就拿去”。该支部书记还说,欠款不是乱吃乱喝,产生原因是“干公益事业和干公事”。《三秦都市报》就此刊发评论说,这支书也真够牛的,吃饭欠账不还不说,还脱裤子耍赖,也太拿自己不当干部了,毕竟又不是三岁小孩。就是真为了“干公益事业和干公事”,也不能胡吃海喝,吃完了这家吃那家,然后一签单抹嘴走人,东欠一屁股账西欠一屁股账。试问这样的支书怎能带领村民走向富裕之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