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人民日报》日前发表社论指出,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5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了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指向明确、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必将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财政支出应首重民生,淡化“官本位”。
——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林双林教授最近撰文认为,财政支出结构合理,支出的效益就高,否则效益就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缺位现象,公共财政建设的步伐应当进一步加快。为解决目前面临的贫富悬殊、环境污染等问题,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必须改革财政支出的结构。加大关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必须解决资金问题。首先,要减少政府的生产性支出以及缩小政府消费,切实加强对国家投资项目的监控。其次,要建立新的税种。譬如征收财产税。
年终岁尾,谁来检查“检查团”。
——山东滕州市工商局张崇明撰文说,年终岁尾,各项检查工作又多起来了。应该说,一年下来,上级机关对下属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十分必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下有的地方的检查却走了调、变了味。有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年终检查制度,减少走形式的检查,必要的检查也要选派原则性强、作风正派、素质高、业务精的人员组成检查组,决不能搞劳民伤财的扰民检查。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对年终检查工作的督察力度,严肃查处那些在检查工作中吃、拿、卡、要者,让“检查者”也接受检查。
博士园“种”别墅,农之大伤!
——重庆博士农业科技园这个作为九龙坡区的重点农业项目,廉价租用乡郊良田千亩,兴建别墅,向市民出售。对此,《广州日报》刊登署名文章说,我国的耕地保护很大程度上维系于集体土地的命运,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正是因为有此禁令在先,开发商只好打着“博士园”的幌子,以“农业科技”为名,行的却是大建别墅之实。然而,在这种巧立名目、牟取私利的背后,体现的是对土地开发的急功近利,更深层次的则是如何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