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 俞清) 通过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我省33个典型灌区年可新增农业产值22亿元,灌区农民人均年收入可增加175元。这是笔者日前在江山市召开的全省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场会上了解到的。
据了解,“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实施以来,我省33个典型灌区推广喷灌、微灌以及水稻薄露灌溉等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年可新增农产品10.99亿公斤;其中,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5225亿公斤,年新增经济作物生产能力5.7274亿公斤,亩均增产分别约100公斤、500公斤。试验表明,实行喷灌、微灌等技术还可比传统单季水稻栽培技术节水20-40%,减少稻田污染物排放10%-30%。
据介绍,预计到今年年底,我省将完成灌区改造项目118个,完成总投资9.3亿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7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60万亩,平均新增年节水能力3.1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