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专版

种苗强区兴鄞州

  本报记者梦阳
  众所周知,农业“八字宪法”中,种子种苗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现代农业,更离不开良种的支撑。近年来,鄞州区围绕种子种苗工程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品种改良、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推进种子种苗向产业化迈进,六大亮点夺人眼球,现代农业推进迅速。
  说起鄞州的种业,肯定不会忘记六七十年代为我省绿肥作出重大贡献的姜山紫云英;谈到现代时尚生活,绝不会忘记鄞州的锦鲤鱼;品赏优质农特产品,更不会忘记“八戒”西瓜、“甬优1号”葡萄、“翠冠”梨等优质瓜果。
  鄞州种业响当当,靠的是什么?一靠政策,因为鄞州区有一系列发展种业的扶持政策;二靠科技,因为鄞州区有一支实力浓厚的农业科技和乡土人才队伍;三靠投入,因为鄞州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亮点之一:农作物良种当家有潜力。据了解,鄞州区种植水稻品种(组合)有10个左右,早稻当家品种“嘉育280”、晚稻当家品种“甬梗18”、单季直播稻品种“嘉花1号”……这些品种无一不是我省优质增产品种的主力军。今年鄞州农技部门繁育收购早、晚稻原良种35万余公斤,调入杂交水稻8万公斤,供种面积13.5万亩,统一供种率达到46.5%,名副其实地成为6.4万户农户水稻良种供应的保障后勤部。
  亮点之二:经济作物良种有了后备库。蔬菜、瓜果等优质良种的多样化,鄞州农技部门为当地农民引进的番茄、茄子、茭白、芹菜、辣椒、四季豆等一大批特色蔬菜良种。
  亮点之三:林特树种育苗业有了成果。鄞州率先在省内建立了南方生态阔叶树容器苗工厂化生产基地,繁育的300万株容器苗木质量达到标,苗种俏销,覆盖浙江全省,效益可观;无性系良种茶苗的培育,更使鄞州种苗业的名声远扬,今年建成的出圃茶苗600-800万株的繁育基地,为广大茶农改新换代茶苗提供了保障。更让人可喜的是,樱花之乡——章水镇杖锡村,从南京中山植物园引进的20多个樱花品种,使我省有了首个樱花种质资源圃。
  亮点之四:畜禽种业发展产业化。鄞州区建立了“PIC种猪扩繁有限公司”,存栏600头母猪规模的祖代种猪场,每年可提供优质父母代良种母猪2500头,满足了全区50%母猪群体的更新需求。区畜牧业技术服务站牵手市内6家大型养猪企业,投资组建了省内第一家以优质种猪精液供应为主营业务的大型、商业性猪人工授精站,业务覆盖宁波全市及台州、舟山、嘉兴等地区。
  亮点之五:新兴产业鱼跃人欢筑和谐。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该区河蟹土池育苗面积不断发展,育苗产量由最初的5公斤/亩上升至50多公斤/亩,成为华东地区最大河蟹土池育苗基地,繁育的蟹苗销往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观赏鱼苗繁育处领先水平,以郭斌养鲤场、三和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邱隘300亩观赏鱼养殖基地和郎艺锦养鲤场为主的观赏鱼养殖基地,每年可繁育锦鲤鱼1000多万尾,成为华东地区最重要的锦鲤养殖基地之一。
  亮点之六:多元化投入体制新。目前,鄞州区的种子种苗工程已形成了国有、民营、个体等多元投资的建设模式,由区政府投资兴建的网袋容器育苗基地,是国有建设模式的代表;以宁波市六家相关养猪企业投资组建的以猪人工授精站——宁波爱卡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民营资本正成为该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农、林、牧、渔科技服务和研究机构健全,共同构成了种子种苗工程的实施单位,把种子种苗的科研、引种、试验、繁育、推广、销售等各环节联结一体,形成完备整的种子种苗产业链。
  如果说紫云代表着过去,那么,今日鄞州种苗业,已燃起的现代农业火把,必将照耀浙东大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