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3版:业务交流

不断完善收割机械化服务体系

  桐乡市粮食收割机械化服务体系由市级服务站、镇(乡、街道)级接待站、村级联络站组成,分别依托市农业机械技术开发推广站、各镇乡(街道)农业经济服务中心、各行政村建立。每一个站都落实相应责任人,并把信息传递、来机接待、作业服务、监督管理等工作细化到各级站及各责任人,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职责明确、分工细致的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共建立三级站186个(包括农机合作社),落实责任人218名。服务体系于2005年成立,通过信息引导、合理调度、细致服务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全市晚稻机收率达到了81.6%。
  今年,桐乡市农机部门着重加强了村级联络站建设,加快培育市场化中介服务组织和“收割服务经纪人”,使整个服务体系显得更为灵活、快捷。崇福镇新益村根据当地收割特点,对服务模式作了创新尝试,村级联络站增加了一名“收割服务经纪人”。新益村今年晚稻种植面积1050亩,但该村田块小、“田脚”烂、“步头”落差大、“圩头”分散,适合机收面积只有650亩,造成机械收割难度大,出现很多机手不愿意收割等情况。要想留住收割机,满足农户机械收割的需求,必需搞好细致服务,导致村级联络站的工作量非常大。而村级联络站责任人是村干部兼任的,有时因其它工作繁忙而无法完成对收割双方的细致服务。因此,新益村联络站今年培育了一名“收割服务经纪人”,把联络站的一些服务工作交由“收割服务经纪人”来完成。村级联络站主要负责引进收割机,安排好收割地点,而其它如作业次序安排、机手食宿安排、与农户衔接协调、油料供应服务等均由“收割服务经纪人”来完成。该“收割服务经纪人”还雇佣了多名人员,实行每台收割机由一人跟踪服务,确保收割机能顺利开展收割,做到机手与农户双满意。
  崇福镇新益村的做法,是在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值得研究和发展。目前,服务体系的服务模式还是建立在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基础上,行政事业组织或集体承担了服务功能。从全国各地粮食收割服务模式发展来看,今后市场化的中介服务组织(或个人)应当是收割服务业中的主体。因此,桐乡市粮食收割机械化服务体系今后将逐渐加快市场化中介服务组织(或个人)的培育,走行政事业组织或集体与市场化中介服务组织(或个人)相结合的道路。通过不断完善与发展,在确保粮食收割环节机械化稳中有升的基础上,逐步向粮油栽植、农业主导产业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服务发展。
(童 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