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的最后时刻

  在抗美援朝中,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英雄的朝鲜人民并肩战斗,经历了三年零三十二天浴血奋战。
  1953年7月28日,在举行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后,彭德怀准备到第四十六军驻守的前沿阵地去看一看。
  同年7月29日早上5点钟,四十六军军长萧全夫和参谋长张万春前往开城迎接彭德怀。彭德怀亲自选定了视察大德山的一条路线。
  吉普车勉强爬到半山腰就再也无法前进了。彭德怀下车步行,去看望驻守在这里的部队。
  当时,部队正忙着从前沿阵地向这里搬运弹药、物资。彭德怀亲切地问候了大家。望着几个正在平整炮弹坑的战士,他亲切地问道:“你们守在这里有多久了?”“4个月了。”“你们坚守在抗美援朝的最前线有功啊!现在你们把美帝国主义打败了,使它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我代表祖国人民谢谢你们!你们要留下几个炮弹坑,祖国人民派代表来到朝鲜时,让他们看看这些炮弹坑,告诉他们,你们是怎样战胜敌人的。”“胜利归功于首长的英明指挥和祖国人民的支援。”战士们愉快地回答。
  彭德怀接着问道:“接到停战命令了吗?”“接到了,司令员同志!”“你们守卫在最前沿,一定要严格地遵守各项停战规定。现在虽然停战了,但是帝国主义是不会老实的,要提高警惕,决不能麻痹大意!”“是!司令员同志,我们一定牢牢记住您的话。”
  在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总司令面前,战士们无拘无束地谈着他们战斗、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最后,当彭德怀要离开坑道时,有两个战士拿出自己在战斗间隙用美国飞机的残骸精心制作的“机骨筷子”,送给彭德怀作纪念,并请彭德怀把另外几双转送给毛主席、周总理和朱总司令。
  彭德怀愉快地收下了这份特别的礼物,并答应一定会把这份特别的礼物送到毛主席、周总理和朱总司令的手中。彭德怀离开这个阵地后继续向大德山顶峰攀登。守卫在山顶上的志愿军战士们,看到彭司令员来到他们的阵地,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便从坑道里拿出一块毡布铺在地上,让他坐下来休息。
  此时,他又兴致勃勃地拿出战士送给他的“机骨筷子”,仔细地欣赏着,并幽默地做了一个飞机坠落的姿势对大家说:“美国佬从天上掉下来了,他们的大飞机现在变成我们手中的小礼品。看来在天上飞的可没有我们坐在地球上的舒服,这里可是不怕翻跟头啊!”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站在大德山主峰上,彭德怀把第四十六军负责防御的阵地从正面看得清清楚楚。萧全夫在现场向彭德怀作了简要汇报 。
  他听完汇报,看了看四周被炮火炸成废墟一样的山峦,然后用望远镜望着山峦后面那隐约可见的临津江说:“朝鲜战场就是我军同美军较量的练兵场。通过这场血与火的较量,美军现在签字停战还算是明智的,不然,就要被我们赶到临津江里喂王八去了!”
  下了大德山,彭德怀看到担架队刚从马踏里东南山前沿阵地抬下来了几位烈士。他轻轻地揭开担架上的布单,一一瞻仰了烈士的遗容。沉默了一刻,他嘱咐身边一位转运烈士的干部:“这是祖国人民的英雄儿女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就是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你们一定要把他们妥善掩埋好,标记上他们的姓名,早日通知他们的亲属。”
  马踏里东南山由美军是六军王牌陆战第一师固守。我第四十六军为了配合板门店谈判和中线部队的反击作战,迫使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从7月8日晚至26日晚,先后对马踏里东南山发起了3次反击作战,相继夺取了马踏里东南山的4个小高地。这几位烈士就是清理战场时在马踏里东南山阵地前沿发现的。
  彭德怀听到这些情况后非常悲痛,提出要亲自去这个最前沿的阵地看一看。身边的人员都不同意,因为马踏里东南山距美军的阵地太近了,间隔还不到300米。由于大家极力劝阻,彭德怀有些火了。在此情况下,为了彭德怀的安全,萧全夫决定自己先到山上去看一下。下山后,萧全夫再次力劝彭大将军还是不要上去。
  彭德怀严肃地反问道:“既然你萧全夫能上去,我彭德怀为什么就不能上去呢?我们的战士在这块阵地上不惜流血和牺牲,难道我们连上去看一眼的胆量都没有吗?”
  萧全夫只好布置好了观察哨和警戒人员后,才陪同彭德怀来到了马踏里东南山阵地。阵地上的同志指着地上的一滩血渍说:这就是我们的烈士牺牲的地方。彭德怀听后低头凝视着脚下这块被鲜血浸过的土地,静默了一会,沉痛地说:“两天前,我们的战士还在为这块土地英勇战斗,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现在停战了,他们却没有看到今天的和平,我们活着的人……”彭德怀说到这里,声音哽咽了,随后拿起望远镜,无声地向远处凝望着。
  这时,随行人员才豁然明白,彭德怀不顾个人安危执意登上马踏里东南山这个最前沿阵地,原来是为了缅怀那些在和平的黎明到来之前英勇牺牲的烈士,寄托他深深的哀思啊!因此,随行的人员当即用身边翠绿的松枝和无名的小花扎成了一个小花圈,置放在马踏里东南山的这座高地上。对此,彭德怀赞许地点了点头,并且俯下身把花圈调整为面对祖国的方向……
(摘自《名人传记》 黄禹康/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