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物灾害频繁暴发,对农业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也对植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破解这一难题,我省高度重视,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生物灾害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公共管理服务职能,要求完善省、县、乡三级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稳定和加强基层植保、植检队伍,加大投入,增强农业生物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切实加强公共植保体系建设,我省植保部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2006年9月22日,全国首个省级植物保护检疫局——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正式挂牌,在全国率先树立了“公共植保”的形象。同时,各地也加强了公共植保机构建设。如杭州市实行了植保植检综合建站,并将机构升格为正处级单位;台州、舟山、象山、开化成立植物保护检疫站。这一切标志着我省在构建新型植物保护检疫体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而使植物保护检疫事业得以又好又快发展。
省植保局局长徐云表示,将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农作物重大病虫和外来有害生物监测网点覆盖80%以上县(市),重大病虫长期、中期、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到80%、90%、95%以上;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农药推广面达70%以上,新型植保机械应用率30%以上,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积极培育基层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形成更为完善的以县以上国家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乡镇公共植保检疫人员为纽带,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新型植物保护检疫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