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再说以报传情

  龙龙
  上个星期,笔者写了一篇《以报传情》(刊本 报 第 2524期),言犹未尽,再 嗦几句。
  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进程中,许多部门、单位都有自己挂钩支农的乡村、结对扶贫的农户。他们向农民兄弟送去粮油衣被,送去科学技术,送去电影戏曲,送去医疗药品,为“三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没有送报纸的呢?有,但不多。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一些部门、单位在帮扶工作中重经济轻文化、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恐怕有着或大或小的关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扶对象订一份报纸,等于帮他们请了一位终日不离的政策顾问,织了一张累月不断的信息网络,办了一个常年不散的科技讲座。花钱不多,善莫大焉,情莫深焉!农民兄弟肯定是非常高兴、非常欢迎的。
  晚辈对长辈以报为礼、以报传情,也不失为尊老敬老的一个好办法、一种新时尚。现在的老年人,大多数不缺吃不缺穿,缺的是文化生活和精神慰籍。年轻人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很难一刻不离地陪侍在老人身边。晚辈为赋闲在家的长辈订一份报纸,也算是一份补偿、一份慰籍、一份关爱、一份体贴。老人们通过读报,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精神,丰富生活,让“夕阳”更加绚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