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记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局果树站原站长林运芳
通
讯员
周华诚
又到橙黄桔绿时,在衢州市衢江区(原衢县,以下涉及区划调整前的年份仍按原来的“衢县”名称),桔农们说起桔子的发展之路,总是会提到林运方的名字。
林运芳1964年从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曾任衢江区农业局果树站站长、柑
桔
技术开发
中心主任,高
级农艺师,2005年
退休。他一生从事柑桔为
主的水果科技开发与推广,经
历了衢县柑桔面积由3万余亩、年产量0.5万吨,到今天25万亩、年产量40多万吨的历程。林运芳长期奋战在柑桔生产第一线,在柑桔发展思路、技术创新过程中,作为主要技术骨干,主持或参与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其间,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实施了椪桔名牌战略,打响了“一品红”、“一品香”两个品牌。“10多年前,衢县虽然已被评为‘中国椪柑之乡’,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然而,名声不响,本地椪柑冒充‘福建芦柑’去卖,这种短视行为,对桔农的长远利益是一种损害。”林运芳说,当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提升果品品质,实施品牌战略,一定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和市场。“打出品牌,争创名牌,再创椪柑优
势。”
1996 年
当时的衢县成
立了实施名牌战略
领导班子,专门组织研
讨,统一认识,并申请注册
“一品红”、“一品香”商标。同时,建立基地,培植品牌。原先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管理水平不一,质量参差不齐。3年中,该县先后建立10万亩椪柑基地,实行标准化管理。并在全县开展椪柑质量竞赛活动,连续三年,以一万元重奖一等奖得主。评委到地头验收,现场采摘、打分,乡镇初评、县里总评、省市专家参评。参加农户最多的一年,共有9600多户参与评比。获奖桔农胸前戴花,政府组织人员敲锣打鼓抬着奖状送回家。这一活动,对桔农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促动,果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制订标准,支撑品牌。”林运芳先后主持制订“一品红”果品质量、苗木、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贮存保鲜系列标准,并进行示范、培训、推广;“一品红”公司对符合标准的果子,按照高出市场价40%左右的价格收购,优质优价。
此外,他们大力开展宣传,拓展品牌。他们在主要交通要道树立大型广告牌,每年秋天就带着椪柑,前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作宣传。此举使“一品红”知名度大增,连续三次被评为
中
国国际农
博会名牌产
品。现在,“一品红”
成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浙江省十大名果”之一。
“名牌战略”产生了巨大效应,果农的质量意识明显提高。“10年前果农根本不知道要疏果,现在疏果已成为桔农的习惯。”林运芳说,精包装、商品化机械化分拣处理,提高了果品附加值,桔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没有再出现滞销而致的烂果等现象,柑桔市场价格稳定。产品畅销全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还出口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林运芳说,20年间,椪柑成为全国知名水果,拿到了各种荣誉,这与实施椪柑名牌战略是分不开的。
一只椪柑红天下。林运芳一年中,三分之一时间是在桔林里度过的。他也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衢县及衢州市农业科技进步重大贡献奖、衢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农业部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等荣誉。2004年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林运芳感言:
一个
产业,要使农
民增收、农业增效,
质量是生命。品牌导向、
科技支撑、基地培植、竞赛提高、宣传促进、龙头带动——这样一套做法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争创品牌的实践中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浙江现代农业开拓者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