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铜草“吃”铜治污效果不错

  本报讯 (记者 陈小平)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能提高某些农产品的特殊功效,也可能成为某些农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罪魁祸首,铜含量超标就是其中之一。近日,记者从富阳市农业局了解到,该局和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浙大等单位合作,利用铜草治理土壤铜超标的试验取得显著效果。
  眼下,在富阳市环山乡一片占地20亩的试验田里,一种开着紫色花朵且异香扑鼻的植物特别引人瞩目,这就是铜草。铜草学名海州香薷,一年生植物,每年三四月播种,10月前后开花。据了解,铜草须生长在铜含量达到一定浓度的土壤中,在一些产铜区流传着一句谚语:“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
  上世纪90年代后,富阳市环山一带有许多小熔炼炉从事炼铜,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熔炼区附近的土壤含铜量大量超标,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1999年,中科院、浙大和富阳市农业局,在该市环山乡诸佳坞联合设立植物修复技术试验基地,进行“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几年试验结果显示,“铜草”发挥了神奇作用。经有关部门检测,目前这片土壤中铜含量已比原来减少30-50%,试种的玉米等已基本达到食用标准。浙大环境资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肖娥介绍,由于这片土地铜含量实在太高,真正恢复“健康”还需要几年,他们曾在上海一块轻度污染土壤种了铜草后,两年间土壤就完全“康复”了。
  杨肖娥说,我省土壤铜含量超标的地方还有不少,除了建德、诸暨等铜矿分布区外,嘉兴、宁波等一些小冶炼厂较多的地方,也都存在土壤铜含量超标现象。这些土壤里的作物轻则叶片发黄,产量降低,重则完全不能生长。人如果长期食用铜含量超标的农产品或水,会发生中毒现象,发生癌症等疾病的几率也比常人高。
  有关专家表示,根治土壤中重金属超标,换土是最直接有效的,但成本昂贵。而类似于种植铜草治理土壤铜超标这样的植物修复技术,既经济又环保,但存在周期长的缺陷,急需配套产业的跟进和支持。以种植铜草为例,如果能在铜草产业化开发利用上取得进展,比如利用铜草富含铜元素的特性来生产肥料以解决一些土壤缺铜的问题;利用铜草的花和叶所含有的一种奇特的香精油来生产天然香水等,利用铜草治理土壤铜超标就更具经济和社会意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