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唐文玉 通讯员 周云水 陆琴芳)农民读报点要做到全县所有村民小组全覆盖。德清县委书记徐国平在了解农民们的期盼后,提出了一条实实在在的惠农措施。目前,德清已在全县所有11个乡镇166个村的2889个村民小组建起了农民读报点。
今年上半年,徐国平下村蹲点调研时,看到一些乡镇在村里设立了读报点,很受农民群众欢迎,但这样的读报点在全县数量不多,覆盖面有限。农民非常渴望更多地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更快地知晓农产品的市场行情信息,更好地掌握各类种养技术。德清县把建立农民读报点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今年“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的重点之一,以尽快破解农民“读书读报难”。
建起来的农民读报点,不花农民一分钱,而是通过“县级补助一点、乡镇自筹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的办法,筹集80余万元资金,解决了订阅报纸以及设立报箱、报架的经费问题。徐国平说,政府就是要积极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农民群众迫切要求看到报纸,政府应该作一点投入,满足他们的需要。
德清县的农民读报点,大都设在代销店、卫生站、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一般由有一定文化、工作热情、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报纸管理员。根据各村的条件,年终由村委会给报纸管理员一些补助;乡镇则对报纸管理员进行评比,对工作做得好的管理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钟管镇沈家墩村村委会所在地,墙上挂着12只报箱,每只报箱上都标着村民小组的名称。钟管镇工作人员徐方方告诉记者,全镇有38组这样的报箱,投递员将358个读报点的报纸投入这38组报箱内,或由各读报点管理员自行领取,或由村干部分片送达,也有聘请老干部担任村级送报员的。
在沈家墩村的几个读报点,记者看到每个读报点都有一只镇里统一配置的报架,上层夹放报纸,下层摆放杂志,收拾得整整齐齐。南木桥自然村报纸管理员房大娇说,平时每天有七八位村民来小店看报,下雨天人会更多些。因为店里有报纸,她的生意也好了许多。
沈家墩村党支部书记梅新章告诉记者,该村12个村民小组均已建立读报点。村民们通过读报,信息灵了,眼界也宽了,在报纸上了解致富信息、市场行情、种养技术的村民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