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今年要建25个粮油生产示范乡镇

全省单季晚稻亩产到2010年要提高5%

  本报讯 (记者 金茹)“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通过强龙兴农工程的建设,建立百个粮油生产示范乡镇,以点带面,以百带千,促使全省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50万亩,总产800万吨以上。
  我省人多地少,只有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才能稳定粮食总产。据省农业厅农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百个粮油生产示范乡镇,就是针对我省实际,把依靠科技提高水稻单产作为稳定粮食的重点来抓,要求到2010年,全省单季晚稻平均亩产比项目实施前提高5%左右。今年我省确立了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上虞市章镇镇、龙游县塔石镇等25个乡镇的建设目标。
  为了让农民能直观地学习水稻高产新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百个粮油生产示范乡镇建设重点要放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粮食面积、优化品质、优化结构和降本增效上。目前,各示范乡镇已逐步确定主攻重点:杭嘉湖、宁绍地区重点推广单季晚稻、优质晚粳稻和高产高效配套生产技术;浙中、浙南地区保持一定比例的双季稻。各地还按照口粮、工业用粮、饲料用粮等多样化需要,优化品种结构,发展专用早稻。各地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推广了水稻抛秧技术、直播技术、旱育秧技术、强化栽培技术、单季晚稻“五改”等先进适用技术,并着力推广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开展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化肥深施、粮食烘干等示范。
  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是粮油生产示范乡镇的最大特点。各乡镇结合种粮大户和示范户的优质高产示范工作,在每个村的交通要道附近农田里设立了示范面积不少于20亩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示范区,对示范户和示范区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各乡镇组建了粮食生产合作社、粮食生产专业服务组织等综合性服务组织,培养种粮能手,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并开展粮食产后加工、销售,延长产业链;鼓励种粮大户创建品牌,拓宽经济渠道,向周边农户有偿提供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服务,发展订单生产,提高经营水平。
  在建立粮食示范乡镇的同时,我省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了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方建设。据统计,我省目前已建立各级水稻高产示范方1877个,总面积达58.82万亩;其中,申报省级竞赛示范方145个,面积7.77万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