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生 俞清 记者金茹) 为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冬季生产,今年我省加大了冬种补贴“力道”,首次对油菜种植实行直补。10月23日,我省发布《关于抓好2007年冬种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实行油菜种植和“双低”油菜补贴政策、油菜机械化作业补贴政策、绿肥示范补贴政策,并创新冬种生产机制,积极开展油料作物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力争实现“绿色过冬”。
据了解,今年我省将重点利用冬闲田扩大油菜生产,主要是扩种“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并首次对种油菜5亩以上(含5亩)的种植者,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20元的直接补贴;对种植国家、省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的农户,由国家或省财政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补贴10元;对使用机械化种植或收获油菜的农户,则采取发放农机作业券的方式给予补贴。《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巩固发展冬季蔬菜产业,努力扩种优质小麦、高蛋白饲料大麦,因地制宜发展鲜食蚕(豌)豆、马铃薯、食用菌、花卉苗木、中药材等,力争多种、高产、多收。
我省农业政策性保险已试点一年有余,《通知》提出,各地要积极开展油料作物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并逐步将油料作物纳入政策性农保试点范围并给予保费补贴。同时要对杭嘉湖平原、金衢盆地、宁绍平原的油菜生产大县分期扶持,加强油料生产基地建设,改善良种繁育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油料综合生产能力。
冬绿肥既能改良土壤,又是冬季农业开发的重点,今年我省将继续抓好“沃土工程”建设,鼓励农民种植紫云英,积极发展黑麦草、蚕(豌)豆、马铃薯等经济绿肥,对连片种植100亩以上,并已通过省农业厅检查验收的冬绿肥示范基地,省财政将继续予以补助。《通知》强调,冬种生产事关全年农业丰欠,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实行分级负责制,及时将指导计划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要引导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联基地、联大户、带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冬种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冬种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要在冬种生产基地开展粮油作物优质高产示范竞赛活动,推广春粮、油菜免耕栽培以及“双低”油菜油薹两用、鲜食蚕(豌)豆促早栽培等技术,每年评选出一批优质高产示范方,实行以奖代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