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近年来开展农村规模养猪场“改沼治污”工程,创新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福音。“目前全县已完成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排泄物治理192家,到年底还将新增80家。”这是笔者近日从龙游县农业局了解到的信息。据介绍,所有项目投产后,年可处理污水117万吨,年产沼气322.5万立方米,可直接为规模养殖场节省煤电费800多万元。
畜牧业是龙游县农业主导产业,养殖总量居全省第8位,去年实现畜牧养殖、饲料、畜禽产品加工产值10亿元。但畜禽排泄物污染问题一直十分突出,破坏了农村环境,也直接制约了畜禽产业自身发展。对此,龙游县下决心治理养殖场排泄物,并把它列为县政府实事工程。
他们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延伸治理产业链,实行“畜-沼-作物”生态立体农业模式,并积极探索这一模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浙江雄德生态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吃了“头口水”,公司一头连接规模养殖场,一头连接规模农业生产基地,它免费为沼气用户汲取沼液和沼渣,解决沼气工程废料处理难题,所汲取的沼液、沼渣,又全部卖给规模种植基地。浙江兴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猪养殖排泄物排放问题一直制约着企业发展,今年,公司投资240万元,与“雄德”公司达成服务协议,其沼液等废弃物由“雄德”免费收集,卖给该县模环乡兰塘、士元等规模种植园区作有机肥,一下子解决了困挠公司多年的大难题。“一年下来,我可以因此增加收入7.6万余元。”龙游县詹家镇芝溪村养殖户徐显屏,猪场存栏母猪300多头,去年建起“猪-沼-果(渔)”生产模式,沼液作肥,种植200多亩柑橘、香梨;沼渣作饲料,喂饲40多亩水塘的鱼。该县模环乡兰塘茶厂吴伟伟也有自己的一本帐:上半年他投资14万元添置设备使用沼液浇灌350亩茶园,购沼液110车花费0.99万元,不但化肥成本省了,而且茶叶产量提高、品质提升,增收60万元,两项共实现节本增收67.41万元。
目前,龙游县已建成生态畜牧园区15个,其中生猪养殖园区10个。全县已有192家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建造沼气池4.23万立方米,年产沼气近300万立方米。
(蓝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