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水电开发“搞垮”西南生态

  西南水电王国的兴起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在成为生态、环境专家关注的焦点的同时,也成为水利界和环保界经久不衰的争议话题。在一片争议声中,怒江从13级电站减少到现在的4级电站,被发改委确定为最合理的设计。
  然而还有更多的西南河流,正在进入大跃进式的开发中。今年夏天,记者沿岷江-杂谷脑河-梭磨河-大渡河沿线考察,只见沿路工地一座接一座,钢筋水泥正在成为一座座横亘江面的石坝,改变着当地原有的风貌。“今后长江之水不是天上来,而是梯上来”,对密集水电开发持保留意见的专家们认为,从干流到支流的密集开发,将成为“中国继上世纪50至90年代森林采伐过后又一次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围剿和破坏”。
  格桑卓玛每次经过这片推土机轰鸣的工地,总会回想以前的情形,她家那间门前种满了核桃树和苹果树的老屋,隐没在层峦叠嶂的枫林中,门口是滚滚向东的杂谷脑河水。如今,她只能从露出水面的屋顶辨识出老屋曾经的痕迹。和卓玛的房子一起消逝的,是全国最大的枫林景观区——米亚罗,这里曾有超过北京香山180倍面积的枫林,被誉为观赏自然景观和西南人文风貌的天堂。
  在藏语里,“米亚罗”意思是好耍的坝子。1995年,这块坝子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9月被列为国家级人与自然保护区。然而,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演变成能装1.3亿吨水的龙头水库。作为杂谷脑河梯级开发的第一级,米亚罗将演变成狮子坪电站,在今年底实现发电。
  以狮子坪水电站为龙头,杂谷脑河一库七级的电站包括红叶二级、理县、危关、甘堡、薛城及古城电站。一级紧接着另一级,按照成都勘测设计院的设计,30条杂谷脑河加在一起,就等于一个三峡。
  作为人们通常认识上的环保能源,水电“无污染,不需消耗能源,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的优点,促使它在西南地区得到了大面积开发。然而,梯级开发对于河流的影响,却很少被提及,特别是一条过于密集开发的河流,因为水能的有限,能否取得最初设想的效益,仍是一个尚待考察的问题。
(摘自《南方都市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