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降低,雨水增多,光照不足,我省一些草莓产区蛇眼病开始频频发生,建德市有的田块发病达50%以上,已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现将草莓蛇眼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病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多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病,逐步向上发展。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紫红色小斑,似蛇眼状。之后,中央斑点转变成灰白至灰褐色,逐渐形成大斑点,有时还有紫红色轮纹。湿度高时,病斑表面产生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在病斑上可产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子囊座。严重发生时,叶片上病斑密布,发病叶坏死枯焦。
二、发病特点:该病特别容易发生在多年栽种草莓的田块,病菌发育温度7~25℃,以18~22℃最适宜。品种间病害程度略有差异,一般发生在苗期,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发病严重时数病斑并成一个大病斑,直至叶片彻底枯死。
三、防治方法:
1.首先采取综合防治。因为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越冬,所以尽可能同一块地不连续栽种草莓,一般2-3年要轮换一次栽种地,并且要无病先防。
2.降低地下水位。田间要排水良好,通风透气,可有效降低发病;早预防,早控制,事半功倍,可大大降低农药防治成本。
3.移植时,要严格清除病苗。移植前,用对口农药药液浸幼苗,待晾干后再定植;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带出田外妥善处理,防止病叶反复侵染健康植株。
4.发病初期用药防治。广谱性治疗杀菌剂25%凯润乳油,对病害能治疗和铲除,一般使用两次;也可用60%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倍,与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混用防治,60%百泰可分散粒剂,在苗期就可开始预防,每7-10天用一次,能有效控制多种病害的发生;也可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在苗期喷洒防治。在农药药液中每一背负手动喷雾器加一包(2克)硕丰-481天然芸苔素,可快速促进植株生长和减轻病害。 (吕劳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