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科技+特色+标准化=竞争力

——第六届金华·华东农交会侧记

  本报记者 岩 青 见习记者 陆 颖
  十月的金华,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第六届金华·华东农交会10月26日在金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火热开场。琳琅满目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引领农业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积极接轨市场的农民和农企、热情高涨的农产品采购大军,让近万平方米的展示展销区内“热度”不断攀升。这一切都告诉人们,依靠科技、特色、标准化,农产品就有竞争力。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不少农产品运用科技,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受到市民追捧。义乌市果蔗研究所和义红果蔗合作社推出的一款富硒果蔗,不仅松脆爽口、醇厚清香,而且还有消除疲劳等功效,让原本普普通通的甘蔗身价骤增,40厘米长的10段甘蔗在展会上卖20元算是让利了,平时可要卖四五十元左右,亩产值万元以上。金华市农科院培育的中草药鸡,由于比家养土鸡蛋白质更多、脂肪减少,营养更全面、肉质更细腻、味道更鲜美,价格卖到了76元左右一公斤。
  武义农民吴志广是种了20年柑桔的老桔农了,听说要开农交会,他老远从武义赶到金华“探宝”,还挺有收获。在农业科技新成果展示区内,一种当年即可挂果、第二年亩产就可达1500公斤的速生设施柑桔栽培技术,让他非常惊喜,表示要到实地去看一下,试种一点。
  在一村一品和休闲观光农业展示区,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特色与规模兼具而形成的产业竞争力。金华的菊花专业村——东阳市歌山镇尚侃村党支部书记金长法介绍说,村里现有菊花种植面积200亩,菊花主要依托龙头企业出口日本,仅上半年平均每亩就收入5000多元,明年还将扩大种植面积。马铃薯专业村义乌下宅村、草编专业村东阳九峰一村、茶花专业村婺城区下张村……随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不断涌现,金华特色农业后劲更足了,农产品竞争力更强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