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战“役”特刊·绍兴

抓防控、备春耕、稳生产——

战“役”春耕:绍兴“农”人这个春天别样努力

  立春一过,气温逐渐回升,忙碌的春耕已然开始。一边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科学救治”的严防死守,一边是春耕备耕“不误农时、有序复工、加快发展”的时不我待。非常时期,非常举措,近段时间来,绍兴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广大农业主体有序应对、未雨绸缪,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春管,确保做到两手硬、两不误。
柯桥:“一线服务法”为主体纾难解困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期,绍兴市柯桥区农业农村局针对突发疫情,成立技术专家组,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帮助农户解决春备耕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
  为助推农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该局实施了“一线服务法”,选派50名驻企服务员,组成5个服务专班,为全区50家区级以上农业龙头(规上)企业提供“一对一”驻企服务,对企业在疫情防控、开工备案、网络填报等方面提供指导。截至2月17日,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全区农业企业已全面复工。
  位于该区平水镇的浙江海丰花卉有限公司,员工三分之二来自外省。驻企服务员了解到企业这一复工难题后,主动帮助做好外省员工网上信息填报工作。目前,海丰花卉公司60多名本地工人已经全部上岗,正在加紧赶制6个柜的日本订单。
  疫情发生后,柯桥区迅速出台了《疫情下粮油生产技术要点措施》,及时安排粮食生产扶持资金200万元,鼓励农户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化种粮,提高经济效益。针对排查时收集的农业企业“运输难”“资金紧”“物资缺”等问题,该区通过简化办理通行证程序、争取信用支持贷款、建立微信对接群等措施,积极帮助解决,目前已办理通行证59张,为全区种养企业(主体)对接提供各类物资960余吨。
  浙江昌祥茶叶有限公司复工当天,驻企服务员金银永立即启动企业茶文化陈列馆的资料撰写、整理工作。“驻企服务员帮助我们防疫,还协助我们建设茶文化陈列馆,很给力。”企业负责人沈汉江说。
  绍兴柯桥新供销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柯桥区供销社的下属企业,科学合理调度农村物资,确保村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临时抽调运力,已累计向农村地区运输生活物资约55吨,覆盖平水、稽东、王坛、漓渚、福全、兰亭等镇街的偏远山村,为当地村民送去温暖与心安。”公司总经理蒋剑彪说。
  “推动农业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事关全区百姓的民生大事,事关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打赢。”柯桥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把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以及推动农业企业复工复产与深化“三服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主动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企业增强信心,合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钟伟
上虞:化肥等春耕农资供求两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绍兴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通过备好农资保春耕、搭建平台促销售、线上指导优服务,助力当地春备耕工作顺利开展。
  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现有农业生产资料批发经营公司2家,主要向全区农资零售网点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配送化肥和农药等农资商品。年前,下属农资公司发挥淡季储备“蓄水池”和“压舱石”作用,早计划、早安排、早储备,与省内外知名企业衔接,做好农资商品淡季储备工作。
  开春以来,该社已供应各类化肥1565吨,同比增加30%左右,农药配送额约70万元,同比增加130%。“供应增加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个别农业生产大户提前进货囤积农资,农民外出务工时间推迟,在家耕作时间集中,化肥农药使用提前。”该社业务部分析。
  为满足需求,该社下属2家农资公司最近又向相关企业预订了2000吨化肥、120吨农药。“疫情防控非常时期,面临货源和物流运输难题,我们正在全力解决中。”该社下属百官供销社大地农资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资供应,改变传统的供应方式,采取预约配送制,尽量避免门店人员聚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区供销社系统共储备化肥5300多吨、农药330多吨、农膜35吨,基本能满足全区春耕生产农资需求。 张炯华
新昌:茶青应收尽收,力解茶农卖难
“购置设备加工龙井茶,可以增加茶青收购量,这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最近,以生产红茶为主的新昌县雪日红茶叶专业合作社,购置了20多台龙井茶加工设备,准备扩大龙井茶炒制规模,在即将到来的春茶季与茶农共渡难关。
  与此同时,浙江诚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昌县红旗茶业有限公司、新昌县群星茶业有限公司等六家收青加工企业共同发起倡议,倡议大家对达到大佛龙井采制标准的茶青应收尽收,尽最大努力解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茶农卖茶难和鲜叶投售难等问题。
  茶业是新昌农业的主导产业,茶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其中春茶生产更是占全年茶业总产值的60%以上。但受疫情影响,春茶如何采摘、销售成了当前困扰广大茶农、茶商的一大难题,事关新昌全县18万茶农的利益。“疫情面前,需要政府、企业、茶农、茶商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新昌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此,该县出台了《茶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坚持“防控为先、联动为要、落实为本”的工作原则,强化全县规模茶场、茶叶加工企业和重点茶市等茶叶生产经营单位的复工复产管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春茶生产工作。
  该县还发布了《关于公布全县茶鲜叶收购点和收青加工单位的通知》,确定相对固定购销场所,落实专人巡查管理,规范疫情期间的收青行为。鼓励茶商下乡收购干茶,鼓励各茶叶加工单位加大收青力度,使茶农能够就地销售茶鲜叶和干茶。 俞颖颖
诸暨:草莓滞销,机关干部爱心认购
  这几天,诸暨市姚江镇丰泽农业草莓种植园负责人傅海林有点忙,他每天要从果园运送草莓到市区销售。虽然卖得不多,但傅海林的心情还是好了不少。“往年从正月初二开始,就有客人前来采摘,每天销售好几百斤,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左右。”傅海林说,今年受疫情影响,这段时间草莓销量为零,原先联系供货的水果店也没了音讯。傅海林感叹,只能通过线上卖些草莓,但销路有限,每天20来箱,只有往年的十分之一。
  没了销售渠道,草莓价格也跌了好多。“原先能卖每公斤60至70元,现在只有20至30元。”傅海林说,只要能卖出去,价格低点也无所谓了,“最糟糕的那些天,草莓只能喂给鸡鸭,看着真是心疼,可又没有办法。”“这几天销路虽然还是不好,但至少有了起色。”傅海林说,这次多亏了诸暨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牵线搭桥,在多个机关单位开拓销路。最近几天,随着天气和疫情双双转好,他正在找帮手抓紧采摘,增产减损,并逐步恢复销售渠道。
  受疫情影响,类似傅海林的遭遇,在诸暨市草莓种植户中较为普遍。据了解,诸暨市目前草莓种植面积约1500亩,种植户数400余户。“草莓不易存放,一旦滞销,就很棘手。”诸暨市农业农村局经济特产站站长方铁飞介绍,眼下正值第二批草莓上市阶段,日产量1万公斤以上,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诸暨市农业农村局内销外销两手抓,内销主要通过线上对接社群采购、线下发动机关干部定点下单等措施,短短2天时间就帮助农户销售了2500公斤草莓;外销主要以保障运输,维护销售渠道畅通为主要手段,现已办理了2份绿色通行证用于外销。 陈建豪
越城:国家级绍鸭原种场基本恢复
  绍兴咸亨绍鸭育种有限公司是国家级绍鸭原种场、省级农业农头企业,承担着绍兴鸭的保种、繁育、研发推广工作,每年约有200万只优质鸭苗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然而,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鸭苗却面临着送不出去的窘境。
  位于越城区东湖镇岑前村的咸亨绍鸭场区内,成群的绍鸭在水中徜徉。“大年三十以前,我们的生意还是好得不得了,门口运鸭的车辆穿梭不停,忙都忙不过来。考虑到春节期间的市场需求,我还特意预留了2000多只绍鸭,用于酒店、农贸市场等供应。”该公司总经理阮胜钢说,让他没想到的是,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绍鸭的销售几乎停滞,预留的2000多只绍鸭变成了存栏,干吃饲料出不手了。
  更让阮胜钢焦心的是鸭苗。春节后本是鸭苗销售的旺季,按照生产计划,从2月5日开始,咸亨绍鸭首批鸭苗出场,此后,6天一批,陆续面世的鸭苗须在24小时内出手,否则就会饿死。“去年交了订金的老客户,今年电话都不接了。”在严峻的疫情面前,不少养殖户的信心大受影响,不愿再养。为了给鸭苗寻找新的出路,阮胜钢开始主动联系散户,“小鸭白给你,我们负责送货上门,养大了我们回购。”搁以前,这样的好事想都不要想,去年一只鸭苗要4-5元呢,但现在公司不但白送,还免费送货上门,并承诺包销,然而,还是有不少农户犹犹豫豫。“白送都不要。”阮胜钢气乎乎地重复了好几遍。无可奈何的阮胜钢甚至在朋友圈里发起了求助。
  “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如今我们鸭场80%的员工已到岗。我们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负责饲养、孵化的员工,吃住都在场内,保证防疫安全。”阮胜钢说,越城区农业农村局和东湖街道回应了他的求助,不但在一天之内为其办理了运输通行证,还主动帮忙联系买家、发起团购,鸭场的生产经营目前已经基本恢复。 钟宏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