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战“役”特刊·湖州

德清莫干山:抗“疫”一线的“红色”堡垒

  “停车量体温,请出示身份证、工作证……”2月8日一早,德清县莫干山镇三莫线卡点,公安、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与党员志愿者等卡点服务人员拦下所有进出车辆、人员,进行出入镇的第一道防线检查。
  2月1日,莫干山镇在三莫线、埭芳线和304省道临莫线卡点设立了3个临时党支部,24小时把守卡点。“防疫是当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莫干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防控力度的不断增大,全镇18个村共设立了7个大卡点、23个小卡点,除了政府工作人员,还发动了党员、团员、民兵、村民代表等,三班倒严防死守,确保织密第一道防疫网。“谁都不知道哪个人身上有病毒,为了你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待在家里少走动……”一排人字拦马、一个临时据点,5名检查人员兢兢业业守在岗位,这里就是埭芳线卡点。自2月2日起,已很少见到进出车辆,但卡点检查人员依然坚守岗位,积极对外“喊话”。“今天8时上的班,到现在将近3个小时了,村里没进出过一辆车。村民有购买物资的,都是外面直接送到我们卡点,然后村民自己来拿。”正在值岗的民兵战春元介绍,现在每天进出车辆、人员基本上都在个位数,村民都很自觉。
  减少车辆、人员流动,是基层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措施,而这离不开3个临时党支部在一线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妻子怀孕6个多月还在医护一线,坚守卡点一线奋战5个昼夜不退的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杨滨;76岁仍带头在雨天发放消毒丸,进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村民小组长方国庆;爷爷去世,坚持响应号召只让至亲前来的党员志愿者余诚……不一样的身份,一样的是守在防疫一线、抗击疫情的心。
  在该镇仙潭村入村口处,一个由村里党员防控队员把守的小卡点,已经默默驻守了好多天。“年初二我们村班子、小组长就召开了会议,一致决定封锁村里所有山路、林间小道,24小时对村道设卡。”仙潭村党支部书记沈连根介绍,村里党员防控队、民宿防控队全部出动,轮流在卡点服务。
  在该镇何村村,“单双号配菜上门”服务得到了村民的好评。“单号日,我们通过微信、农民信箱或者上门等各种渠道收集村民需要的物资清单,双号日由防控队员或志愿者统一外出采购送货上门。”莫干山镇相关负责人说,防疫期间减少人员接触同时保证老百姓的物资需求,也是一线红色战“疫”堡垒的职责。
廖莹 邵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