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响应最严“居家令”期间,能让“宅”家的你出门的唯一理由,大概就是买菜。然而在温州农村,为了让更多村民安心在家战“疫”,买菜可谓“花样”迭出:有村干部开大货车买菜、扛回整头猪分给村民的,有村民主动“共享菜园”,为兄弟村送菜的,还有部门组织买菜套餐,助力农产品销售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确保群众“篮里有菜”。
最有分量!开9吨大货车买万斤菜
怎样才能一次性买够3400多名村民10天量的菜?泰顺县罗阳镇洲滨村出动了一辆载重量达9吨的大货车来买菜。“小车装只够一天量,现在交通管制,去一趟要折腾半天。”2月10日早上6点多,洲滨村监委主任吴成平托一位开大货车的朋友,载上他和村里7名党员一起去买菜,一次性买足了全村人10天的量。
去买菜前,村里提前统计村民上报的购菜需求。当天,吴成平手里揣着这份菜单,先后跑了3个批发市场和超市,采购到了1250公斤鸡蛋、2500公斤土豆、2000公斤大米,还有油盐等物资,买菜钱也是他们先垫付。
最豪气!村干部扛回整头猪
前些天,听村民朱女士念叨说,蔬菜村里有人种,可以解决,可鱼和肉几天没吃了,想解解馋。乐清市虹桥镇龙泽村村干部汪梅就记在了心间。
2月10日,汪梅和另外两名村干部驱车十几公里,来到石帆批发市场,买回一头150多公斤的猪和30多公斤鱼。“农村人不缺蔬菜,就爱吃点荤腥,整头一起买价格更实惠。”汪梅乐呵呵地说道。
整头猪买回来后,还需要按重量自己进行切分,这一忙活又是一个通宵。第二天一大早,志愿者按照大家的需求分装好,挨家挨户送上门。当天,村里家家户户都吃上了香喷喷的红烧肉。
最划算!套餐价不到市场价一半
“这么多才45元,太划算了!还送菜上门。”2月10日下午,瑞安市安阳街道育才社区居民吴建明拎着刚买的菜,开心地说。
吴建明所购买的这个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特别套餐”,由瑞安市农业农村局、安阳街道联合瑞安华鑫禽业有限公司、瑞安市上绿蔬果专业合作社等共同推出。套餐里包含4公斤花椰菜、2公斤番茄、2公斤鸡蛋,套餐价格为45元,若按市场价估算约96元。
当天,200份农产品套餐送往育才社区。目前,该套餐订单已超千份。
最暖心!助农民销千斤蔬菜
连日来,温州鹿城区农业农村局派驻下沉防控联动卡点的干部施晓丰在执勤任务之余,成了“采购员”,他的电话每天响个不停,电话另一头,都是想要购买藤桥镇潮埠村农产品的爱心市民。
原来,藤桥镇潮埠村约有400亩蔬菜种植面积。受疫情交通管制影响,种植户蔬菜面临滞销,而且村里没有冷藏条件,眼看菜都要烂在地里。
得知消息后,该区农业农村局先在工作群发起爱心认购接龙,同时还与团购平台合作发起公益团购,指派专车运输。在多方努力下,打通了一条串联城乡、爱心接力的“绿色通道”,已帮助潮埠村销售平菇2000余公斤,蔬菜500余公斤。
最有爱!买一车菜送给兄弟村
2月10日9时许,一大车新鲜蔬菜从乐清市柳市镇花浃村运抵彭桥村。
自防控措施升级后,彭桥村全民居家不外出,几天下来,村民家里的“菜篮子”就亮起了红灯。了解到彭桥村的难处后,花浃村的党员义工们开始行动了。
“有位新居民在我们村里种了一大片蔬菜,但他人还在外地。眼看这菜不收要烂在地里,我们就想着买来送给有需要的兄弟村。”花浃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彪联系菜农后,拿出村党员基金支付,买下了这批蔬菜。
当天一早,花浃村的“红马甲”们早早来到菜地,收割了500多公斤油冬菜、卷心菜,然后装车,为兄弟村送去一份关爱。
最有序!“单双号”错峰买菜
2月10日,文成县南田镇实行买菜“单双号限行”的第一天。镇农贸市场里人流量比往常少了许多,往日排队买菜的情况大大缓解。
南田集镇中心有九都村和南田村两个村,加起来常住人口超过8000。连日来,这些村民的购菜需求加上各村“代购”,对于这个南田镇仅有的农贸市场来说,防控压力可不小。
为了合理分流人员,南田镇出台了“单双号限行”制度,单号由九都村村民买菜,双号则是南田村村民买菜,时间为8时至16时的任意一个小时。
郭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