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战“疫”特刊·衢州

大党建统领 大网格治理 大力度保供 大喇叭宣传

衢州:坚决守好浙江防疫“西大门”

  •   夜晚的衢州,寒风刺骨。
      2月1日晚上10点,衢江区云溪乡西垅村万籁俱静,值班组党员黄云仙等依然在村口值守。
      由于需要通宵值班,旁边搭建了一个临时帐篷。寒风钻进来,刺得人直打颤。问起感受时,黄云仙他们却笑着说:“现在形势这么严峻,村两委就应该为村民的健康当好守卫。”
      乡村是疫情防控的重地,衢州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大党建统领、大网格治理、大力度保供、大喇叭宣传”的防控体系,全员发动,切实提高监测、监控、防控、管控的能力和水平,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的每个关口,全力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大党建统领,筑起红色“防疫墙”
      疫情防控以来,衢州市落实乡镇(街道)的主体责任、发挥村(社)组织的主体作用、激发党员群众的主体意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共同打响疫情防控战争。
      “今天你安排了哪些事情?社区防控流程是怎么样的?”近日,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来到开化县华埠镇东安社区,对居家隔离情况进行督查。
      自从1月下旬衢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成立以来,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多次奔赴开化,对开化南高速口、开化火车站、芹北农贸市场、根宫佛国景区等地进行督查督导。
      与此同时,该局通过线上+线下、明察+暗访、整体+分散等形式,以电话、“钉钉”问询等手段,加强对全市乡村疫情指导,全面筑牢疫情防控网络。
      凌晨1点,衢江黄坛口乡卡点,值班党员正查询途经的车辆。拦车,量体温,登记信息,一板一眼,一丝不苟。
      “关键时期,只有党员冲锋在前,老百姓才会服气,才会配合工作。”该乡汉都村党员曹建光跺着脚,呼出的热气瞬间凝成水汽。
      目前,黄坛口乡的各个出入口都有党员24小时值班,排摸人员,排查统计……
      衢州大地上,一道道“红色力量”磅礴凝聚,一张张“红色网络”迅速织就。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6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绿色产业集聚区,借助红色物业联盟机制,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控死源头、控牢流动等工作,按照“定点定岗定责作战”的要求,精准开展防疫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战役’中,我作出如下承诺……”柯城区姜家山乡478名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我承诺跟我做”疫情防控红手印承诺书,毅然投入到战“疫”一线。
      疫情发生以来,衢州各地纷纷发出“红色征集令”,组建党员先锋队,成立“红细胞”临时党组织,喊响“我是党员我先上”最强音,冲在防疫最前线,万众一心织就牢固红色“防疫墙”。
    大网格治理,“格”里破解防疫难
    “谢谢网格员,每天给我送饭菜倒垃圾,还特意找医生给我儿子看病。”
      在柯城区一社区,从外地探亲回来的但女士在家接受隔离观察,因家里空调温度调得太高,导致儿子脸上长出了疹子。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了医生,上门为她儿子诊疗。
      据悉,柯城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各大模块和社区(村)网格迅速行动、各负其责、合力作战,形成“模块+网格”的防控作战体系,重点围绕“动员人”“找准人”“管住人”三方面,全员上岗、全民动员、全力防控,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这是衢州市运用大网格防控疫情的一个缩影。大治理模块下,通过网络精准地指挥每个扎根在一线网格的网格员,大小事件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反馈并得到解决。
      江山市807个网格的3800多名网格工作人员,全部签订严格履行网格防疫防控职责军令状,发现人,管住人,看好门,一个也不含糊。
      常山县不仅发挥网格作用,还绘制重点人员分布图,用不同颜色标注着不同地域各类人员的详细数字和名单。“根据防控动态实时更新,每晚保存当天数据,当图上的数字和姓名都变为绿色时,意味着战‘疫’真正实现‘清仓见底’。”分布图的背后,体现的是村(社)网格员、联户党员“一对一”管控工作的成效。
      废弃口罩、生活垃圾的处置也是网格治理的重要内容。开化县苏庄镇推出口罩换肥皂的做法,网格员把收集到的口罩统一送到专业单位进行集中处理。
      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该市用好组团联村、两委联格、党员联户的“三联工程”这一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工作力量,凝聚全民防疫智慧,推动防疫难题“格”里办理。
    大力度保供,保障市民“菜篮子”
      防控疫情,有效保障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产品供应,刻不容缓。为此,衢州市上下打通,确保防疫期间“菜篮子”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该市农业农村局派出多路专家组分赴各县(市、区)蔬菜种植户,尤其是规模较大的经营主体,开展种植指导。下发《抓好疫情期间蔬菜生产保障的通知》,派出专家实地指导,为企业备足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农膜等,保障蔬菜正常生产。
      目前,该市冬春蔬菜在田面积10万亩,在田产量15万吨,近2个月可收蔬菜面积2.25万亩,产量7.27万吨,品种涵盖了市民日常所需的绝大部分蔬菜品种。畜禽、水产品供应也比较充足。
      在龙游县,“红专粮油”厂区内机器轰鸣声不断,一条自动化大米加工生产设备在高速运转,日加工大米可达150吨。
      “地里的辣椒、韭菜等蔬菜,眼看着就要长成了,如果运不出去,就都烂在地里了。”疫情期间,农场外送蔬菜不方便,龙游县王正伟家庭农场主王正伟皱起眉头。
      火烧眉毛之时,龙游县农业农村局通过网上申办、资质验收、寄送电子通行证的形式,紧急代办生产生活所必需物资调运证明,王正伟刚刚收获的450公斤花菜,迅速运往金华、湖州等地市场。
      除了及时协调解决好“菜篮子”产品和农资运输通行问题,该市农业农村部门还联合交通、公安、商务等相关部门,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与种养大户和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开展产销对接,确保产供销“一路绿灯”。
      同时,该市农业农村局还全面细致做好涉农企业复工准备:按照“一企一专人”“一企一方案”,指导督查复工企业(农场主)科学周密制定疫情防控和生产方案,确保企业复工恢复生产后秩序井然有序。
    大喇叭宣传,开启全民“参与战”
      在特殊时期,视联网、大喇叭有了新使命——防疫。该市通过大喇叭、视联网、小广播等手段,动员防疫力量,传播防疫知识,建立远程心理疏导机制,小广播发挥了大作用。
      “油川村注意了,三岔路口发现有村民集聚,请网格员立即前去处理!”2月1日上午,开化县池淮镇综合信息指挥室发出了一道指令,该镇油川村的广播即刻将这道指令传遍村庄的各个角落。同时,通过电子大屏幕可以看到,一位身穿红马甲的网格员跑向集聚人群,劝导村民们解散。
      工作人员坐阵乡镇综合信息指挥室,全天候盯着视联网“天眼”摄像头捕捉到的镜头。一旦发现问题,他们就立即利用喇叭隔空喊话,通知专人前去劝导,极大地提升疫了情防控效能。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搞定。”据介绍,开化县255个行政村11个社区,共建“雪亮工程”视播一体应急防控综合管理系统3884路,实现行政村和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据统计,1月24日以来,开化县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和视播一体应急防控系统发现处置隐患近700起,其中发现、驱散村民闲聊聚集近400起,驱散接近居家隔离点群众200余人次。
      开化县借助“天眼”防范疫情传播,江山市则通过“网红广播”,将防疫意识深深植进百姓心田。“喂,喂,各位村民请注意,官方新闻多留意,这次毛病很严重,留在家中切莫动……”在江山市,“网红”毛改革的声音最近特别受乡亲喜爱。“我们结合农村实际,对疫情防控内容进行整理,请毛改革利用江山方言,录制成音频资料,配上字幕,在各大平台播出,现在点击播放量近500万。”江山市防疫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市还把毛改革录制的防疫科普知识通过乡村应急广播、流动大喇叭在全市乡村进行巡回播放。
      在衢江区,联到各村(社)的视联近来发挥了大作用:教会动员全民防疫,对隔离留观对象进行远程心理疏导。
      在常山县,采用“土味”喇叭宣讲的方式,深入开展防疫工作纪律宣传,引导党员干部严明纪律规矩,严格遵守防控指令,毫不懈怠地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家乡人讲家乡话,这样的宣传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衢州市的大喇叭、视联网、小广播,在这特殊时期发挥了大作用,打开了全民防疫的新局面。
      本报记者 杨凌紫 整理开化县开展“口罩换肥皂”活动。郑玲玲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