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酱鸭——
吃了酱鸭,才算过年
酱鸭,是杭州人过年的心头好。杭州人的年味,是从一只酱鸭开始的,满城的酱香就是过年的信号。在过去,谁家晒的酱鸭越多,就表示谁家的年越好过。有人调侃:我们杭州人,吃了酱鸭才算过年。
杭州酱鸭的辨识度很高:肉色枣红、肉质嫩滑、皮爽古香、味道鲜美、随时随地皆可食用,既是最好的下酒菜,也是打发时间的零食。吃酱鸭最地道的方法,莫过于蒸了。这样最原汁原味,而且鲜香、劲道。当然,也可适当搭配不同的食材,比如春笋、土豆、青豆等。
如今杭州人在制作酱鸭时,仍然传承着老底子的方法。选鸭,一定要是养了两到三年的麻老鸭,做出来的酱鸭香味浓厚,口感劲道。酱油是做酱鸭的关键,要按照严格配比,加入生姜、桂皮、花椒、香叶、胡椒、茴香等十多种天然香料,大火熬制5—10分钟。随后,将整只鸭子浸入酱油中,再压上一块扁扁的大石头,让鸭子浑身上下都淹没在熬制好的酱油里。浸泡24小时后,鸭子就可以放到太阳底下晾晒了。如果喜欢偏嫩的口感,晾晒一周就可以了;如果喜欢吃有嚼劲的,可以挂上一个月左右,这样肉质更紧实,脆弹又干香。
绍兴臭豆腐——
外脆里嫩,“臭名”远扬
绍兴是一座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名人辈出,美食也不少,臭豆腐便是绍兴最有名的美食之一。
相传,绍兴臭豆腐由明太祖朱元璋首创。当年,朱元璋征战东南沿海的方国珍割据势力时,途经绍兴,正巧军中缺粮,士兵饥饿难当,朱元璋走进民居,饥不择食,拿起发霉长毛的豆腐块往油锅煎炸,发现香臭杂陈、美味可口。大军走后,这种最原始的油炸臭豆腐方法便在绍兴流传开来。如今,绍兴臭豆腐已“香”飘世界。春节期间如果去绍兴走访,绝对不能够错过这道经典美食。
绍兴臭豆腐制作讲究:用芥菜梗发酵制成卤,将豆腐放入卤中浸泡成“臭豆腐”,腌制和发酵过程中不断加入各种香料调制,对温度、湿度、时间都有极高要求;吃法有蒸有炸,炸臭豆腐外脆里嫩,臭得够劲,香得过瘾,一口咬下去,浓浓香味迸发而出,回味无穷。
位于绍兴仓桥直街中段有一家名为“老街臭豆腐”的老店。别看这家店又小又破旧,那可是祖传老店,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老店一直专注臭豆腐制作,并未因生意红火而改变初衷,也正因此才保留了最纯正的绍兴味道。
嘉兴红烧羊肉——
酥而不烂,油而不腻
老人说,冬天吃羊肉,少穿一件衣。说起浙江的羊肉,海盐县澉浦镇的红烧羊肉值得推荐。几百年来,澉浦红烧羊肉一直作为当地宴请、逢年过节待客的主要大菜,以色泽红亮、浓香扑鼻、酥而不烂、油而不腻享誉杭嘉湖一带。红烧羊肉既是一道受人们青睐的美食,也是一道含有“红红火火”“喜气洋洋”过日子寓意的“吉祥”佳肴。
澉浦红烧羊肉的烹饪具有独特的用具和方法。在临时砌筑的土灶上,架上大型铁镬子,镬子上再装上两头无底无盖的木桶;把羊肉切成重约1.5千克的方块,每块用两根水浸过的稻草十字型捆扎住,一般一席一块;将羊肉块放入锅中,加水淹没旺火清煮,水沸腾后撇尽浮沫,加入黄酒、红枣、白萝卜,烧煮一会儿加入酱油、红糖,然后文火慢煮,其间不盖锅盖,使羊肉膻味蒸发掉,直煮至羊肉皮红肉酥而不烂、卤汁起膏。羊肉起锅前,加少量冰糖收汁增亮,盛盆上席时,用剪刀剪断稻草、剪碎肉块、撒上蒜叶,趁热食用。
秋冬是吃羊肉的好时节,许多人都会专程到嘉兴来吃一吃这风味独特的澉浦羊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饱饱口福,暖暖身子。
湖州干挑面——
爽滑韧劲,鲜香扑鼻
面一直是北方人的主食,但流行于湖州长兴一带的干挑面,却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干挑面作为长兴知名的面食,让品尝过的人都念念不忘,不仅价格便宜,那入口的爽滑和嚼劲,让人百吃不厌。
干挑面,一是要“干”,没有汤,仅有少量的油汁,够面条润滑即可;二是要“挑”,就是将面条不断地高高挑拌,以让少量的油亮汁水匀和在面条上。三是必须要好的“面条”原料,长兴面条细而棱形,不宽不粗。
除以上三项外,重要的就是煮面工艺了,这也很关键。烧煮干挑面时要先将水煮开,然后将生面条放入,用筷匀开,合上锅盖,水沸则揭盖,再用筷子稍作匀拌,当面条浮在沸水中,迅速将面条用滤水的勺子捞起,尽可能把水滤干,然后放进备好汁料葱花的碗里。
一碗润滑的面条拌上新鲜的猪油、喷香的细葱、传统的大豆酱油,再加点自制的辣佐料,缕缕香气便从碗中升腾而起。喜欢不同口味的,可以加上各种配料,随心搭配选择。爽滑的面条富有嚼劲,味道鲜香可口,特别适合做早餐或是当夜宵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