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二代猪倌”郑钱亮

  近日,笔者走进翠竹环绕,风景秀丽的嵊州市石璜镇亮发养猪场,只见一头头白胖胖的肥猪正卧在整洁的猪舍中,小猪们则在宽畅的猪舍中悠然自得散步。“养猪遇上好时光,毛猪价格一涨再涨,肉猪仔猪供不应求。”养殖场场长郑钱亮高兴地说。
  今年 29岁的郑钱亮,2010年冬应征入伍。当兵半年后,想到他父母一直在家经营养猪场,他主动向领导要求去连队养猪,由于他不怕苦和累,认真学习养猪技术,多次受到部队表彰和奖励,入伍不到一年就入了党,还被评为优秀士兵。2012年退伍安置后,考虑到父母年岁逐年増大,已不适应繁重的猪场工作,郑钱亮萌发了回乡当猪倌的想法。说干就干,郑钱亮辞掉了工作,回家接手了父母的养猪场,成了“二代猪倌”。
  郑钱亮虽然在部队养过猪,还接受过专业培训,有一定基础,但对大中型规模养猪场缺乏管理技术和经验。为提高养猪技术,他拜畜牧局的兽医专家为师,不断学习养猪技术,他还通过网络学习养殖技术,解决养猪技术难点,既当技术员又当销售员,经常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时间,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他就较好地掌握了生猪规模生产全套技术。
  2013年,生猪价格跌入低谷,每公斤毛猪价格跌破14元,这个价位只能保保本。不过,他对养猪周期性起伏有清醒的认识,低潮过后定有高潮。果然,到了2015年,生猪价格明显好转,郑钱亮身上的压力有所下降。
  他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对猪场环保措施进行完善,做到雨污分流,干湿分离。他把干粪做成有机肥,供给周边种植农户,还根据农户需求,免费将污水直接灌溉农田肥田。
  在郑钱亮的精心经营下,亮发养猪场生猪销售量逐年增加,销售渠道也不断拓宽,2019年出栏生猪2800头左右,赚得盆满钵满。 沈荣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