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新的一年,愿生活更好

  □本报记者 李军 文/摄
义乌缸窑村陶艺师贾仕根:
我想在雕塑设计大赛拿个好名次
  在义乌市义亭镇缸窑村,以陶为名的微景观随处可见。新年前一天,记者来到该村拜访陶艺师傅贾仕根,他正在埋头打磨陶制品。
  60多岁的贾仕根,18岁就开始学制陶。“那些年,我们村很多人制陶卖陶、以陶养家。随着不锈钢、塑料等新材料器具的不断普及,制陶行业风光不再,大多制陶手艺人先后转业。”贾仕根说,近几年来,缸窑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村“淘”陶器,让沉寂多年的制陶工艺重焕商机。2017年,贾仕根重拾旧业,开了一间制陶工作室。
  贾仕根的工作室内,目及皆是酒坛、盐罐、烟灰缸、水缸等粗陶制品。“这些陶制品,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销得蛮俏。”贾仕根说,近3年来,他对制陶技艺又有了很多新的心得。两个月前,他被认定为义乌市非遗项目陶艺制作代表性传承人。
  只争朝夕,方能不负韶华。贾仕根说,现在政府鼓励传承发扬非遗文化,他新年要加倍努力。“今年9月,金华市将举办首届城市雕塑设计大赛,我希望能在这个大赛上拿个好名次,进一步打响我们缸窑村陶器的名气。”他说,他将“精进”自己的制陶技艺,把延续千年的传统制陶工艺发扬光大。
永康马竹岭村低保边缘户李振峰:
我想让儿子获得更好的康复治疗
  新年前两天,记者来到永康市江南街道马竹岭村李振峰家采访。李振峰40多岁,一家5口,是低收入农户中的低保边缘户,对即将到来的2020年,李振峰充满了企盼:“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身体健康。”
  目前,李振峰和妻子在永康一家玩具厂打工,大女儿16岁,现在读初三,小女儿还在上幼儿园,12岁的儿子因病导致脑瘫,现在走不了路,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靠爷爷奶奶照顾。“家里一年打工收入约6万元,要抚养3个孩子,开销较大。”李振峰说,多亏了国家的照顾与扶持,儿子被民政部门列为困境儿童,能享受每月1496元的特困补助。当地残联除了每月给补贴,还安排儿子进特殊学校接受康复训练,自己只需承担部分费用。
  李振峰表示,近些年来,政府对低收入农户很关爱,不但平时给补贴,过年过节还会送粮送油等。李振峰说,这些暖心的帮扶,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为了给儿子看病,这些年我去过杭州、南京等地不少医院。2020年,我们夫妻俩要继续努力,多赚点钱,尽量把儿子的病治好。”李振峰说,有国家的关爱,医疗技术也在进步,他相信儿子的身体一定能迎来转机,治疗康复,健康成长。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浦江石埠头村村民张瑞:
我想在县城买一套商品房
  “新的一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县城里买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新房。”浦江县浦南街道石埠头村村民张瑞,1月2日在电话中笑着回答记者。
  石埠头村位于浦江城郊。因新农村改造农房被拆迁,前年她们搬进了120平方米的安置房,3个房间,她和丈夫、两个女儿、婆婆共5个人,住得还比较宽松。“但从多方面来看,总没有县城里的商品房好。”向往更好生活质量的张瑞说,早在去年初,她就在筹划这事了。
  张瑞在村里做讲解员工作。“我和丈夫结婚已经5年了,为了增加收入,还在酒店兼职做财务。丈夫从事金融行业,年收入还可以。”她说,近两个月,她一直在综合考虑房子的价格、户型、地段、物业等因素,还到不少楼盘去实地看过。
  在张瑞看来,必须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小日子要越过越好。“目前,县城里好一点的商品房,价格在每平方米1.5万元左右,我会继续关注房价走势和楼盘情况,有合适的我就要下单咯。”张瑞说,事在人为,新的一年,夫妻俩要更加努力奋斗、实现心愿。
杭州江干区务工人员胡小梅:
我想女儿能考上好大学
“新的一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考上一所好大学!”2019年12月27日,在位于杭州江干区的某省直机关大院从事保洁工作的胡小梅,向记者透露她的新年心愿。“我女儿现在读高三,今年6月将参加高考。她平时学习很努力,成绩还不错,还是班长。”说起优秀的女儿,胡小梅脸上满是骄傲。
  胡小梅今年43岁,老家在江西省进贤县。20多年前来杭州打工,并在江干区兴隆社区成家落户,成了一名杭州人。
  胡小梅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也没什么特别技能,这些年主要做些搞卫生之类的活。但夫妻俩共同努力,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儿子12岁了,四口之家其乐融融。
  两年前,胡小梅入职浙江同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事业”有了新的开始。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认真地擦着楼道窗户。
  胡小梅明白:幸福要靠自己努力去创造。“新的一年,希望女儿学业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儿子能健健康康,一家人一帆风顺,平安幸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