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关注

片区带全域 组团促互补

天台探索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行走在天台乡村,你会看到一个个风景如画的自然村落,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一阵阵欢声笑语漫溢广场田野……这些都缘于天台的美丽乡村建设。
  2018年起,天台创新探索“片区化组团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以党建联盟为抓手,以示范村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进环境共治、项目共建、资源共享,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串点成线”进入“由片及面”新阶段,走出了一条“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时光沉淀出乡村的淳美与从容,演绎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融洽乐章。一幅“景秀、业兴、风淳、人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天台大地徐徐展开,该县成功获评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今年11月,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也在此召开。
美了环境——乡村底色越来越亮
  沿溪而建的石屋、古朴的石桥、潺潺的溪水,构成了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山乡风韵。连日来,在天台县泳溪乡大智村,游客络绎不绝,热闹不凡。“一到节假日,村内5家民宿所有客房、餐桌几乎天天爆满,村民们都是忙得脚不沾地。”该村党支部书记蒋朝设说,“通过环境整治,现在我们村民天天都生活在青山绿水中。”
  大智村的成功让附近各村“眼红”,去年以来,泳溪里片区各村都以大智村为标杆,实施了村庄水系改造等31个美丽乡村整治提升项目,打造了最美村路、最美溪湖等宜居环境,擦亮生态底色,还乡村以自然秀丽。通过一年努力,片区各村全部建成A级景区村。
  泳溪里片区的模式,是天台“片区化组团发展”的一个缩影。根据天台县美丽乡村片区化组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该县按照“示范引领、梯次推进、整体提升”的思路,三年计划创建25个示范片区、39个达标片区,其中15个片区2018年开始先试先行,分片区统一编制发展规划,统一“洁净美”标准,实现互促互进。
  在绘就全域秀美中,天台建立健全“党建+美丽乡村”“一月一乡一推进”“百村比拼、百村竞赛”等机制,“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15个片区资源共享、项目共建、联村互助,按“天生丽质不容许有一点瑕疵”标准划定“起跑线”,全面开展垃圾、污水、田园、厕所“四大革命”,小处着眼,细处着力,让乡村管用好看,精细精彩。
  如今的天台,“四分四定”垃圾源头分类已成新时尚;“始丰溯源”“寒山神隐”等8条美丽乡村风景线亲山近水,回归自然;3.7万个美丽庭院示范户一院一韵,一户一景;1062座标准化公厕,提升了农村文明和环境的“双颜值”;126个精品村、152个A级景区村,展现了如诗如画般的江南乡韵。
活了产业——农村发展越来越快
  该县石岭片区以茶产业为核心,依托茶叶交易市场,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共同做“精”茶品质。今年茶叶均价上涨近15%,整体销量提高25%,年销售额超1亿元。
  安科片区围绕“打造亲子旅游目的地”的定位,统筹布局七彩滑草场、梦幻森林、卡通摄影游乐园等17个农旅游乐项目,开展特色节庆活动,两天时间的首届安科风筝节,吸引游客2万余人,收入超200万元。
  塔后片区依托“千万工程”,建设田园中的花园、花园中的家园,发展民宿经济,目前已有61家民宿,户均年可支配收入达30万元,去年村集体收入增加了100多万元。
  ……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兴旺。片区化组团发展把绿水青山的底色擦得更加靓丽的同时,依托组团发展的优势,统筹各村山水林田湖等特有的“美丽资源”,盘活土地、农房等“沉睡”资产,打造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业体验、农旅文创等新业态,走乡村经营的新路子,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发展和群众致富的持久“引擎”。
  近年来,天台强化“产业立片区”导向,根据各片区的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坚持“适合搞什么就搞什么”,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做优做精美丽经济,拉长产业链、提升竞争力,让每一个片区都各尽其能、各展其长。
  在“产业立片区”发展中,该县还探索实施“强村带动”“景区辐射”“村园融合”“产业联动”“项目驱动”五大模式,对依托示范村资源优势组建的片区,聚焦示范村主导产业,精准定位各村发展方向,推动互促共进,放大规模品牌效应;对依托景区辐射组建的片区,积极发展精品民宿、休闲购物等相关旅游配套服务产业;对依托农业园区组建的片区,推广“认种认租认养+电商”私人订制服务,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租金+股金+薪金”等方式推动村企民共赢发展;对依托特色产业组建的片区,探索“入股分红”等村企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产村融合发展;对依托重大项目组建的片区,深入挖掘项目潜在价值,拓展合作途径,带动各村发展关联产业。
富了农民——村民收入越来越多
  12月5日,“美丽浙江——浙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十佳魅力路线体验”活动走进天台县,由中央和浙江本地媒体记者、摄影家协会会员、外国友人及市民代表等组成的体验团,走进天台县街头镇、龙溪乡,在和合研学营地,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大家印象深刻并纷纷点赞。
  今年,寒山田园综合体片区引入浙江华顶旅游开发公司,打造了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和合研学营地”,带动片区内4个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50余万元,同比增长166%,平均每户增收3000多元,一举改变了“村弱民贫”的落后局面。
  而在后岸片区,以“富裕后岸”为龙头,发挥游客资源丰富优势,片区内一村一定位,错位布局观光旅游、果园采摘、文化体验、精品民宿、特色餐饮等业态,跨乡镇打造全天候乡村旅游景区,今年吸引省内外、长三角游客超百万人次,经营收入近亿元,其中后岸村集体经济今年预计收入46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7万元。
  近年来,天台在推动片区化组团发展的过程中,深入推进“天台大农场”建设,统筹推进“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持续推进“两个流转”,打通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激活利用通道,带动“两进两回”,吸引市民、乡贤到农村创业、养老,推动产业集群、产村融合。深入开展持股计划,探索“村集体+公司+资本+农户”“村集体+村集体”等利益联结机制,经营美丽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片区内的村民依托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产业提升、土地流转、开办农家乐、销售土特产、家门口就业等途径,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拓宽了增收渠道。
顺了人心——基层治理越来越好
  天台寒山田园综合体片区涵盖街头、龙溪的10个村,街头镇和龙溪乡联手打好组合拳,以党建联盟为抓手,推行“党建+”理念,实施区域共建、党日共学、项目共谋,放大“后岸”效应,实现资源共享、客流共享。
  这是天台实施“片区化组团发展”成立的第一个党建联盟。党建联盟这项机制成为天台县片区化组团发展“四个一”机制(一个党建联盟、一张规划蓝图、一张项目清单、一个领导领衔)之一。在不改变原有属性、组织架构的前提下,以示范村党支部为核心,统筹各村党组织建立片区党建联盟,共同决策执行片区美丽乡村建设。建立联盟章程、联盟联席会议、联盟轮值制、联盟主题活动等工作制度,负责落实片区发展的日常事务。建立片区联盟大会制度,对涉及片区发展的重大问题,由联盟成员单位提出,提交联盟大会集体讨论,意见大家提、事务集体议、问题共同解、成果一起享。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根本。片区化组团发展突出大党建思维,以党建联盟为抓手,打破各村党组织之间的“无形藩篱”。党建联盟围绕片区共同发展目标,平等协商、集体决策,通过将支部建到实事项目、产业链条上,推动片区各村责任共担、比学共进,达到了片区组团“1+1>2”的效果,唱响了抱团发展的最强和音。
  张思片区推广张思村以“协商议事、协商办事、协商评事”为环节,以“民主提案、协商议案、事前协商、事中协商、事后评议”为步骤的重大事项民主协商“三环五步法”,实现了“老百姓的事让老百姓自己说、老百姓的事让老百姓自己做”,打造了“和合善治”示范片区。
  乡村治理,关键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片区化组团发展,坚持以农户为主体,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贯穿片区建设发展全过程,让农民自己主动建设美好家园、发展美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自治模式,努力把发展要做的事变成村民想做的事,推动全民共创共建共享美丽乡村。
  通过片区化组团发展,一些乡村治理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得到总结提炼和推广,一村带几村、几村成一片,构建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层治理新常态,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
陈时斌 陆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